2012年高考化学题型技巧分类训练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8/20 22:31: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2年高考化学题型技巧分类训练
2012年高考化学题型技巧分类训练:题型1 概念辨析与化学用语正误判断型选择题.doc
2012年高考化学题型技巧分类训练:题型2 定量、定性分析型选择题.doc
2012年高考化学题型技巧分类训练:题型3 图表图像型选择题.doc
2012年高考化学题型技巧分类训练:题型4 与化学实验有关的选择题.doc
  题型技巧分类训练
  题型1  概念辨析与化学用语正误判断型选择题
  [时间:35分钟]
  本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化学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以及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如识别物质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结构简式、官能团、同分异构判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等。
  这类试题一般较为简单,多为识记性考查或简单分类型考查。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选择题,为高考中的较难题节省下时间,是高考取胜的关键之一。解题时要善于审题,狠抓题目的特有条件,因题制宜地分析、推理、估算、寻求解题的最佳思路,从而快而准确地获得答案。
  这类选择题常见的解题方法有:
  直接法:依据概念、定律及定律的推论等直接判断得出结论的方法。
  筛选法:通过分析“问句”的含义,对所给选项逐一考虑,作出否定淘汰,最后剩下最佳选项的方法。
  列举法:通过分析“问句”的含义,先找出符合条件的所有内容列举出来,再结合选项的内容或题设中的隐含条件作出判断的方法。也可采用列举反例淘汰法。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不导电
  B.粮食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一定时间会更香醇
  C.棉、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乙酸、蔗糖都是弱电解质
  【答案】B
  【解析】大多数有机物不导电,但科学家已经研制出能导电的聚乙炔等,A项错误;粮食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一定时间,其中乙醇与其中所含的少量酸会生成酯类物质,使酒更香醇,B项正确;毛的成分为蛋白质,其燃烧产物除CO2和H2O外,还有含氮、硫的化合物等,C项错误;蔗糖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
  2.(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与人类生活都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延缓船体腐蚀
  B.高纯度的硅晶体广泛用作制造光导纤维材料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指纤维素和油脂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SO2,造成大气污染,使雨水pH=5.6形成酸雨
  【答案】A
  【解析】A  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为二氧化硅,B项错误;蚕丝和蜡烛的成分分别为蛋白质和烃类物质,C项错误;酸雨的pH小于5.6,D项错误。
  题型二  定量、定性分析型选择题
  [时间:45分钟]
  本部分试题是高考选择题的主题部分,同时也是高考命题中可以随意调控试题难度的部分,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部分。定性分析主要考查利用化学原理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化学平衡原理、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等,也可结合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对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进行考查;而定量计算则涉及了差量法、守恒法(电子守恒、电荷守恒以及物料守恒等)、关系式法、极端假设法、平均值法、估算法等。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最常见的解题方法:
  1、关系式法: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尽管每一步反应都是各自独立的(反应条件和设备可能不同),但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由关系式进行计算会带来很大的方便,并且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守恒法:守恒法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式中某两数(如总化合价数、正负电荷数等)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粒子(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做为解题的依据。可以避免书写化学方程式,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该法抛开了繁琐的反应过程,只抓住始态和终态中某些物理量的守恒关系,可以简化思维,快速解答。
  3、价态转换法:价态转换也称为“等价代换”。价态转换法就是用氢氧根离子或氯离子来沉淀某些金属阳离子时,消耗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的“总正化合价数”。据此,可延伸为将金属用非氧化性酸恰好溶解后,再用上述阴离子沉淀时,消耗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4、极端假设法:极端假设就是先将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错综复杂的问题极端化、简单化,使之变成单一问题来求解。极端假设法常常用于求解范围类的试题,其基本思路常常有以下三种:
  (1)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完全的反应;
  (2)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3)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1. (2011宁夏银川一中二模)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x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ymol氢气,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
  A. (x+y)mol    B.(x-y) mol C.  (x-y)mol   D. (x+y) mol
  【答案】A 
  【解析】本题运用电子守恒法。根据电子守恒:与H+反应生成H2的铁的物质的量等氢气的物质的量:n(Fe)=n(H2)=ymol;其余的铁则和Fe2O3以等物质的量溶于盐酸生成FeCl3,Fe+Fe2O3+6H+=3Fe2++3H2O,为  (x-y)mol,故共含铁ymol+ (x-y)mol= (x+y)mol 。
  2.(沈阳二中2011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第四次模拟测试)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正确的是            (   )
  A.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I2+2HClO3=Cl2+2HIO3,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
  B.某雨水的pH小于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SO2
  C.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
  D.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题型三  图表图像型选择题
  [时间:30分钟]
  图像是化学理论知识的形象体现,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能力,是高考的热点。图像(尤其是一些实验数据记录用的表格)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阅读图表获取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的。这类题目的特征是以图表、图像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给出,把习题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得数据和处理应用数据的能力,以及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
  常见的化学图像与图表题目类型有:化学平衡图像、化学反应与能量图像、化学反应中某些实验变量之间构成的图像等。而图表则主要以化学实验数据为主要形式,往往考查数据分析能力等。
  1.(海南省海口市2010-2011学年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二))对于反应A2(g)+2B2(g) 2AB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变化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随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应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快,A项不符合题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2的百分含量减小,B项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AB2的百分含量应增大,C项不符合题意。
  2.(2011年汕头二模理综化学试题)FeCl3(aq)与KSCN(aq)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Fe3+ (aq)+ SCN—(aq)   Fe(SCN)2+ (aq)。已知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c[Fe(SCN)2+]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Cl3(aq)与KSCN(aq)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3+ (aq)+ SCN—(aq) =Fe(SCN)2+ (aq)  ΔH>0
  B.温度为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
  C.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 >V逆
  D.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Fe3+)大
  【答案】C 
  【解析】由图中看出,温度随温度升高,c[Fe(SCN)2+]减小,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温度越高,反应限度越小,平衡常数越小,A、B、D项不符合题意;反应处于D点时,c[Fe(SCN)2+]小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应正向进行,即V正 >V逆,C项正确;
  3.(2011江苏南通高三第二次调研,5)下列各组物质按右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题型四  与化学实验有关的选择题
  [时间:40分钟]
  化学实验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与化学实验相关的选择题与二卷大题互补,主要涉及的热点考向有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②对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③溶液的配制。④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所用的试剂、仪器、反应原理、收集方法等。
  1.(东莞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校二模理综测试)下述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后分液
  B.除去SO2中的少量CO2: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C.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加速AgCl沉淀的洗涤
  D.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答案】D 
  【解析】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的碘单质溶于溴苯中,即除去了溴,引入了碘,A项错误;CO2与饱和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HCO3,应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B项错误;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免将滤纸戳破,C项错误。
  2.(2011广东湛江高三综合测试一)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及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 NaCl时应在右边托盘中放入10g砝码
  B.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答案】B 
  【解析】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以免戳破滤纸,B项错误;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C项正确。
  3.(遵义市2011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mol/L的NaOH溶液中滴加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OH)3胶体
  B.向实验室中制备出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除去乙酸乙
  酯中的少量乙酸
  C.利用KSCN溶液来检验溶液中的Fe2+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
  【答案】B 
  【解析】A项得不到氢氧化铝胶体,而是得到氢氧化铝沉淀,C项应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氯水来检验Fe2+;检验尿糖应用新制碱性氢氧化铜的悬浊液,D项错误;
  4.(安徽省2011年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 B中右边烧杯中电解质溶液应放FeCl3溶液,左边放FeCl2溶液。
  5.(泰州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②滴管内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
  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