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市蓟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道小题,约15470字。
2015年天津市蓟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就是与变化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考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对化学变化的辨析就是建立在对新物质的理解上的,只有准确把握新物质的内涵,才是对化学变化的真正的理解.
解答: 解:化学变化过程强调的新物质,不是指不存在,而是相对于反应前的物质在组成和结构上不一样的物质.与具体的颜色或者形态的而变化没有关系,关注内在的组成和结构.
故选D.
点评: 新物质是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很困扰学生的一个概念,其实随着学习的深入,通过对化学反应方程式就很好理解了.
2.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碳酸钠 D.烧碱
考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这道选择题是在考查化学药品中,常见的酸碱盐的保存方法.根据三大强酸的特性,不同的酸保存方法不同,对于易挥发(浓盐酸和浓硝酸)和易吸水的酸(浓硫酸)都要密闭保存;由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特性,会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变质,所以要密闭保存;而碳酸钠是最常见的盐类,其性质稳定不易变质,所以无需密闭保存.
解答: 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B、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需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C、碳酸钠通常情况下,性质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无需密闭保存;
D、烧碱即氢氧化钠易吸水发生潮解,需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常见酸碱盐的正确存储方法和注意事项,本质上检验学生对于常见的浓酸(浓盐酸、浓硫酸和浓硝酸)和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特性掌握情况,要学会对特性的应用,在解题中要找出规律,培养知识点迁移能力.
3.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
考点: 猜想与事实验证;空气组成的测定;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 实验操作型.
分析: 判断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是否一致,要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实验结果能证明实验目的就说明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一致.
解答: 解:A、根据火柴棒的燃烧程度可以比较出火焰各层的温度,故A正确;
B、此操作能检验氢气的纯度,根据声音的大小可以判断氢气是否纯净,故B正确;
C、此操作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表述一致,故C正确;
D、此实验是证明分子运动的,不能探究空气的组成,故表述不一致,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比较新颖,综合考查同学们对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认识,直观简洁,是一道不错的试题.
4.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Mg2+最外层有2个电子
C.镁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2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镁的元素名称考虑;B、根据镁离子失去2个电子考虑;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考虑;D、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失去电子.
解答: 解:A、镁的元素名称中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
B、Mg2+最外层有8个电子,故B说法错误;
C、镁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2,故C说法正确;
D、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失去电子,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元素名称中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易得到电子.
5.(2分)(2015•兰州模拟)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考点: 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水的组成分析;
B.根据肥皂水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C.根据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分析;
D.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 解: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而不是含有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错误;
B.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出现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出现泡沫较少的硬水,故正确;
C.由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知,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故正确;
D.工业污水一定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许多知识点.有利于学生通过题目对水的组成,净化、硬、软水的鉴别,水体污染等有关知识加以归纳总结.掌握基础知识点即可轻松解题.
6.如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
A B C D
X MnO2 NH4NO3 NaON NaHCO3
Y H2O2 H2O H2O HCl
A.A B.B C.C D.D
考点: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分析;
B、根据硝酸铵溶解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分析;
D、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解答: 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放出氧气,由于生成了气体,使集气瓶内的气压增大,气体通过导管排出,导管口会有气泡产生,故错误;
B、硝酸铵溶解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装置内的气体遇冷收缩,气压减小,可能会把水吸入集气瓶,导管口不会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集气瓶内的气压增大,气体通过导管排出,导管口会有气泡产生,故错误;
D、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生成了气体,使集气瓶内的气压增大,气体通过导管排出,导管口会有气泡产生,故错误;
故选B.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