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忍不拔与坚韧不拔
作者:赵大国 时间:2008/1/3 22:45:4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坚忍不拔”与“坚韧不拔”在《中华成语大辞典》里都有收录,并且是做为异形词处理。笔者认为“坚韧不拔”应是“坚忍不拔”之误写。从结构上看“坚忍不拔”是并列结构,“坚忍”与“不拔”意义相近。《辞海》中“坚忍”解释为“坚毅不拔”,《辞源》中解释为“坚毅能忍耐”,都和“不拔”意义相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坚韧”解释为“坚固有韧性”。另外,“韧”的形旁“韦”是熟牛皮,例如成语韦编三绝中“韦”就是这个意思。“韧”即柔软而结实。“忍”的形旁是“心”,“忍”是忍耐不动摇的意思。由此可以推知“坚韧”与“坚忍”的意义绝不可能相同,那么“坚韧”与“不拔”组合在一起也就显得不伦不类。
从词语的来源看,“坚忍”最早出现在《国语》中“故告之以离心,而示之以坚忍之权,则必恶其心而害其身矣”。史记《周昌传》“御史大夫周昌其人有坚忍质直”中也用到。而“坚韧”《辞海》〔1989版〕中并未收录,《辞源》中也未曾见。成语“坚忍不拔”最早见于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清代王韬《言战》中也有出现,“一战不胜则再战,再战不胜则三战,务有坚忍不拔之志”。而“坚韧不拔”则仅见于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中,如丁玲的《杜晚香•根深叶茂》中曾有用到。但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固定结构,不能因为迁就少数作家的不规范使用而使错误“合法化”。否则,势必造成语意的晦涩,影响读者的理解。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说得好,更应该让大家知道何为正确,何为错误,若有误则改之!
吾亦学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