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变“奴才”谁之过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0/30 18:02:47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
看到这则新闻时,我刚从贵州纳雍支教回来。愤怒、同情、哀伤……一起涌上心头。
我想象不到,本该是欢快地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的纯真的“花朵”们,竟然在黄平被变成了“见车行礼”的“奴才”!映入脑海的,是清宫戏里经常出现的,年纪不大的丫环太监们,遇到“主人”“宾客”就要跪地请安,一个甩袖一声“遵命”,尊严全无,奴性毕露。一个敬礼一份谦卑,是谁让我们的娃娃遭受到这样的“精神摧残”?!
我想,最该谴责的应该是当地的教育部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培养有理想、有知识、有品德的人才吧!尊严都没有了,那是“奴才”,不是“人才”,难道在黄平,教育部门的职责就是为了培养一批低眉顺目、逆来顺受的“奴才”?如果真要孩子们懂得尊重,应该让他们首先懂得尊重自己。我真的不敢苟同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定,居然提出向过路车辆行礼是“尊重驾驶员”,如果是一辆押解犯人的囚车呢?也是要孩子们向里面那些残害了生命的凶手以这样的方式表示尊重么?如果是一辆载满拉往屠宰场的生猪车辆呢?如果车里面是通过不法途径敛财的官员,孩子们也要向他们致敬?当地教育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好心”却办了“坏事”。表示尊重、确保安全的确很重要,但是不能用丧失尊严去交换这些。
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教育部门居然不得不采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听过太多西方车辆如何礼让行人的故事,为什么今天的中国,有车的人越来越多,对于生命的尊重却并没有提升?一个踩油门的动作扼杀了多少含苞待放的“花朵”?!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让教育部门忧心的问题,学校周围有“前方学校,车辆减速”的标牌,孩子们要头戴“小黄帽”排队过马路,甚至还要配备老师带领孩子们过马路以保证安全……一位大货车驾驶员接受采访时说他经常驾车活动在贵州黄平县境,无数次接受过孩子们的敬礼,这让他很感动,因此每当遇见孩子们向他的车辆敬礼时,他不仅鸣笛示意,还小心翼翼驾车。笔者认为,驾驶员感到的更应该是一种惭愧。小心驾驶、不争道、不抢行……这些原本都是司机的职责和义务啊!现在却要懵懂的娃娃们通过“敬礼”来“提醒”他们,这还不够让人心痛和悲哀么?
众多批评的声音都指向了当地教育部门,笔者认为,导致这出“闹剧”的根源,在于有些人对生命的漠视与对尊严的践踏!不光是那些粗心驾驶、争道抢行的司机们应该为此负责,做出那些“毒奶粉”、“假药”等漠视人类生命和尊严行为的人们,都应该扪心自问!把“人才”变“奴才”,将“结石”植入“花朵”的作为,何时才能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