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课堂——听某些课有感
作者:qtwlfeng| 时间:2005/3/12 18:57:3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看着那些为我带来希望的人在台上发挥他的才能时,我感到自己内心的一种冲动,如果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那应该是多么好的事情。正因为对自己这样的希望,我总是十分专注的学习着我的崇拜者,学习他们的一举一动,学习他们细微的瞬间。一直难以形容自己所能得到的这样的机会。我一直回味着这一个个让自己兴奋的瞬间。相信正是这样的痴迷,让自己无形之间陷入越来越深的痛苦之中。
当自己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时候,长久的内心积累却让我感到了一些自己所难以启齿的东西,犹如《皇帝的新装》中人们所处的境遇一样,也许是自己又错了。但事实上,我曾数次感觉到自己一天天的厌恶这样的课堂。我发觉有些让我崇拜的人却隐含着越来越多的虚伪。我不敢与别人交流这样的想法,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年轻无知而不会有这样真实的感受。久而久之,这样的痛苦还是一天天的压抑着自己……
每一次,当自己走入这样的课堂时,总会有人有意无意间告诉我,上课者是“谁、谁”之类的,或都干脆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几个头衔。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但由此被我知道的结果,分明是让我在听完课后,一直不忍心因为自己真实的感觉而伤害自己心中高大的形象。自己是那样的卑微,相信所说的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去注意的。然而,我似乎有虚伪的感觉在心中产生。每一次,当自己认认真真的等等着久违的他们走入讲台时,只见他总是面带着十二分的笑意向我们走来,如沐春风。他们的每一个声调都是那样的和悦,如天使般,让人怀疑自己所的面对。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美好,但我分明知道,有些笑脸的后边却深藏着伤害孩童内心的“尖刀”。难道不是吗?为了可怜的公开课之类的东西,有些人只得暂时的掩藏起令孩子们感到可怕的面孔,那双缺乏体温的手。每每上到文中的动人之处,总会有些人有意无意的煽着孩子们落几滴眼泪,也许这又是另一种类型的成功。或许有些人总喜欢,也总善于设计这样的场景。如果此时,又恰到好处的让孩子们鼓一下掌,那又该是另一种层次了。好象这样的目的是专门是为了激起孩子们内心深处无知的感情,而不是导引孩子们走入知识的深处。难道有些人的做法不是这样吗?新课程走到如今这个境地,应该有点名堂了。但有时候自己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要合作、探究。有的人总喜欢却动辄四人小组,在图片上弄几个花俏的东西,或者是多标几个探究之类的时新词语。似乎已经深涉入新课程一般。此种行为屡试不爽,换汤不换药。这与虚伪有什么差别。我不知道是不是上课所必须,我只看到每一个课者为了课堂的成功,总不遗余力的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讨人喜爱的多媒体上。似乎多媒体是一种无往不赢的利器。难道课堂外边不是天地吗?难道舍弃多媒体就会有厄运降临?如此说,那古时之人不知如何成就自己。当我确知曾让自己崇拜万分的教者,为了表演好那一课堂,而花费比平时更多心血时,又让我难过了一阵子。也许真得难为他们了,为了区区的一堂课,他们却费了比平时多得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还能说什么呢?如果他们为了上平时的课也如此作为,那我真得很担心他们的血肉之躯,是否真得受得了。……
不知道自己还想说多少让人感到虚伪的东西,但我的内心深处却因为自己听课量的增加而越来越压抑。既然是一个优秀者,既然是为了让别人去学习,推广自己优秀的理念。为什么不把自己最为朴实的东西奉献给那些崇拜他们的人呢?为什么不把他们的个性,他们的修养,他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他们自己独特的思想,他们处世待人的原则,他们超出普通人许多的“味道”奉献给别人呢?
凭心而论,渺小的自己只想看到他们生活中的形象,一个个生活中的他们。我想学习就从真实的生活学起。而不是因为有些人的粉饰,而让眼拙的我看不清眼前他们究竟是谁。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