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社会凉薄的灵魂
作者:厉广飞 时间:2010/8/17 16:13:4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摘要:
《孔乙己》中在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孔乙己,是鲁迅笔下既鞭挞又同情的旧社会下层知识分子。鲁迅在他的小说《孔乙己》中深刻地表现了其悲哀处境,“孔乙己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鲁迅最深的忧愤,不只是人们对孔乙己的冷酷,而更在于看到这些人本身也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而不自觉。
关键词:
孔乙己 知识分子 形象 灵魂
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中,有不少知识分子形象。大部分是这样一些人:有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困顿,有的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有的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激起了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反抗。这些人物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从辛亥革命前到五四运动这一段时期内的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历史命运。对于这类知识分子,鲁迅一方面对他们本身的缺点作了深刻的批判,一方面又对他们的处境、对他们的不满和反抗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一、冷漠无情的社会病态下的孔乙己
鲁迅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这种悲哀的处境:“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鲁迅多次地描写孔乙己给别人带来的“快活”,描写别人对他的讥笑、侮辱。在咸亨酒店里,孔乙己所遭遇的,是人们不断地取笑。作品重复地写他每到酒店,就“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不仅来店喝酒的人取笑他,酒店掌柜也取笑他,甚至连酒店小伙计也可以附和着笑。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快活”和这种讥笑呢?我想,这一方面说明孔乙己身上的封建思想意识的表现的确是可笑的;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是鲁迅通过这些描写沉重地鞭挞了那个罪恶的社会,批判了当时那些尚未觉悟的人的冷酷的行为,即他们是从对孔乙己的取笑与侮辱中,从孔乙己的病苦中,得到了自己的“快活”。“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最深的忧愤,不只是看到人们对孔乙己的冷酷,而更在于看到这些人本身也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而不自觉。当他们在孔乙己面前麻木地“快活”着的时候,不曾意识到,事实上,他们身上也同样负荷着引起人麻木地“快活”的命运。
二、具有鲜明性格特点的孔乙己
作品巧妙地把孔乙己的悲剧放在咸亨酒店中人们不断地笑声之中完成,使作品所安排的情节很完整,所反映的生活面既广且深,并使作品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鲁迅特别善于通过人物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里我们可以举几个场面,看鲁迅怎样描写孔乙己被人侮辱、讥笑时的反映。孔乙己一到酒店,喝酒的人笑他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他不回答”;说他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他“睁大眼睛”辩解;等到旁人说前天亲眼见他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他“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地“争辩”。
这里对孔乙己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虽然简单,却都是性格化了的、具有特征的、彼此统一的。在这一系列描写中,我们一方面看到孔乙己在一贯的思想意识及自尊心支配下所独有的反映;另一方面又看到他当自己这种思想意识及自尊心在人们的讥笑、侮辱下突然崩溃时的各种不同的反映。前者使我们感觉到始终是孔乙己;后者又使我们看到受人侮辱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
三、处于卑贱低下地位却又根本不觉悟的孔乙己
孔乙己的命运是悲惨的,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社会里下层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他们“中了科举的毒”,拼命想“学而优则仕”,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要失败的。孔乙己就是失败者中的一个。
但孔乙己的悲剧当然不止于此,其悲剧的实质在于:由于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摧残,孔乙己已经完全成为一个“废人”。封建思想的毒素已经麻痹了他的神经,深入了他的骨髓,造成他性格中根本的弱点:“不会营生”。再加之又染上了“好喝懒做”的坏脾气,就使他陷入了十分难堪的境地——没有法,便偶然做些偷窃的事。最后偷到了丁举人家,竟至被打断了腿。所偷之物无非是几本书而已,却非得把孔乙己打断了腿,这正说明丁举人这个顺着科举道路爬上去的恶霸何等残忍!而孔乙己这位被社会凉薄的苦人,其地位又是何等的卑贱低下。
本身地位卑贱低下与内心深处的自命清高,是如此不协调地统一在孔乙己的性格之中,造成了孔乙己性格的畸形,形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喜剧性。孔乙己也便在人们的取笑声中,完成了他的悲剧。
综上所述,孔乙己的形象性格特征是作者通过人物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刻画的。孔乙己语言和行动的描写虽然简单,却都是性格化了的,具有特征性,彼此统一。孔乙己的命运是悲惨的,他所遭遇的,是人们不断的取笑。他所处的地位是卑贱可怜的,但却根本不觉悟。卑贱低下的地位与内心深处的自命清高,是如此不协调地统一在孔乙己的性格之中,造成了其性格的畸形,形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喜剧。在咸亨酒店里人们的取笑声中,完成了他本身的悲剧。
透过孔乙己,我们可以理解这种笑声是悲凉的,更能够理解鲁迅先生所谓“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在揭出病苦,引出疗救的注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