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自我否定”的词——敢、肯、忍

作者:河北省磁县一中 马云常 邮政编码 056500|  时间:2005/5/19 8:52:4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一般说来,凡表示反问的句子皆须有一个疑问词──疑问副词或疑问语气词,从而表示与陈述句相反的意思,如“怎会……”“能……吗”。然而在古诗文中有三个词── “敢”、“肯”、“忍”却不然,它们均有一个用法,即不加疑问词,本身即可单独表示反问,此时应分别解释为“岂敢”、“岂肯”、“岂忍”,或径直以否定陈述方式解作“不敢”、“不肯”、“不忍”。很明显,这种用法与其通常理解的字面意思呈“自相矛盾”的关系。这确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如不明白这一点,阅读中就极易造成误解或费解。
现分别例举如下:
  一、 敢
  1.敢辱高位,以速官谤?(《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怎敢玷辱这样的高位,而招致对我(不称职)的非议呢?
  2.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老先生您虽询问,我们当兵的又哪敢申诉心中的怨恨?
  3.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                          (马中锡《中山狼传》)
  ──将来如能躲过灾难,重新出头,那么先生对我的大恩大德,无异于使死者复生,使白骨长肉,那时,我怎敢不努力学龟蛇那样忠心报答您呢?
  4.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一切行事都顺着婆婆的意思,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
  5.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鲁迅《无题》)
  ──千百万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死在荒野之中,却不敢唱出悲声震地的哀歌。
   二、 肯
  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田示侄孙湘》)
    ──我是想为皇上革除弊政,岂肯顾惜晚年的衰朽之身!
  2.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宋祁《玉楼春》)
  ──短促的人生中长恨欢娱太少,怎肯吝惜千金而轻视美人一笑?
  3.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马中锡《中山狼传》)
  ──您能够除掉它(狼),我本当努力为您做点不起眼的贡献,又怎肯隐瞒而不告诉您呢?
  三、 忍
  1.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孤独穷困,至今一事无成,又不甘心就这么默默无闻。
  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
  ──柔情缠绵如水,相聚如同梦寐,归途中怎忍心回望那相会的鹊桥?
  3.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怎忍心看着朋友们一个个被反动派杀害,愤怒地面对着敌人丛集的刀剑写下诗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