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山岛

作者:厦门英才学校 王远  时间:2006/5/27 8:17:5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说明:这是春游回来后我让学生写游记自己同时也写的一篇作文,然后交给学生评,学生的作文交我评。师生互写互评使学生体验到写作不是枯燥而是很有趣的。)
  四月底,阴雨绵绵,我们和学生一起赴东山参观游览。东山,号称福建的天涯海角,是全省的最南端,由此而南就进入广东的潮州。从厦门出发,经三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东山岛。
  一进岛就能看到这里的土质与陆地不同,尽皆沙壤。但地上已经成为一片绿洲,还形成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而几十年前东山岛还是一片荒漠。这个惊人奇迹联系着一个人来,他就是谷文昌,是东山县建国后第一任县委书记,他在任的十几年间,带领东山县群众与风沙搏斗,终于让绿荫生根,制伏沙尘。一个台胞回来后惊叹道,过去是个鬼地方,如今成了人间天堂。谷文昌这个河南籍的南下干部为当地建起了一个绿色的丰碑。
  车载着我们开向海边,经过一处村庄,向导告诉我们,这就是一度名闻全国的“寡妇村”,当年国民党军队撒向台湾,把这个村的青壮年全押走了,那些年轻的媳妇们一夜间全成了活寡妇。岁月沧桑,这些寡妇们忍受着孤独寂寞,承担起生活的重压,忍受了多少心酸。后来据此拍了一部电影《寡妇村》,风靡全国。记得当时电影商打出了“儿童不宜”的广告,其实也不过是为了增加吸引力,故事本身是令人感伤的。想不到电影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我们还了解到解放军占领东山时没有因为这些寡妇们的丈夫去了台湾而歧视她们,而是视之为兵祸产物,改“兵匪”为“兵祸”,一字之易,深得民心,这也是谷文昌敢于逆势而行做的一件好事。
  来到马銮海湾,视野顿开,只见天海一片澄碧,与浙东近海的浑黄之色大有不同。这里有个海滨浴场,海浪阵涌,白沙绵延。可惜不是夏天,要不来个海水浴更是惬意。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铜陵,看路标时有点疑惑,怎么恰巧是安徽的那个铜陵的名字?快进铜山海湾时,就看到一个标语:以关帝文化为媒振兴东山经济。原来这里的人特别崇拜关公,有东南最负盛名的关帝庙,看来这里虽处东南一隅,但中原文化在这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到了海边,有一块巨石惹人注目,名曰风动石,像一块巨大的鸡蛋斜搁在崖边,好像随时可能翻下岩去,但它虽历经千万年不倒。它之奇在于,风一吹它就左右摇晃,但无论多少人合力推它都推不倒,据说曾使用过超大起重机想移动它都无济于事。好奇的游人一拥而上推,它只有轻微的晃动,岿然自立。大自然真是神奇,只赋予它一个小小的支点,便可使它傲立于天地之间。在宁波象山的高塘镇,我也见过一块巨石,如天外飞来,搁在山顶上。彼巨石给人以稳,此巨石给人以险,真是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山间有一座关帝庙,雕梁画栋,屋脊满是雕像,各色人物神态各异,色彩艳丽,显示闽南庙宇风格,整体看来好像众多神仙就在屋顶歇脚。将屋顶如此不嫌繁复,细加雕琢,只有闽南的艺人才做得到。由此往北数宁波,再往北,雕刻之功尽在庙内了。走进庙内,格局却是紧凑小巧,里面香火很盛。
  庙旁有一巨石,中间裂出一缝,旁有一碑云:一九九二年四月某天,一声巨雷,将此岩劈开,至今无人能解开此谜。啊,大自然为何如此钟爱这个东南一角,在这里留下了这么多神奇的手笔,让人留连忘返。正要回转,猛一回头,只见一石刻着“黄道周故里”,又有一大门,匾上乃彭冲书“黄道周纪念馆”,原来这里还是黄道周的故乡!中学时读过他的字帖,没想到在东山这个岛上与之“不期而遇”。他是明代大书法家,大学者,文武双全,还是反清复明的民族英雄,起兵失败后被杀于南京,与文天祥齐名。据说在台北还有为他而建的庙。不由慨叹,地灵之处必出人杰。
  该返程了,我难舍此境。远望大海,岛屿成群,海浪阵阵,鸥影点点。东山的景物,东山的人物都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将成为我一生永远的记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