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车夫的终极PK

作者:江苏省滨海第三中学 邱孔龙  时间:2006/11/15 12:41: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情节速览】
  祥子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拉车。他一心想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但兵荒马乱的岁月,使他的梦想相继破灭。刘四的女儿虎妞非要嫁给祥子,但其父不同意。刘四卖掉车厂跑了。虎妞也因难产而死。祥子对小福子说等混好了再来接她。但残酷的生活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著她上吊的绳套。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于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骆驼祥子》
  文三儿是个车夫,在古玩铺掌柜陈明泽家拉包月车。陈的古玩铺被爱国学生们烧毁后,文三儿不得不回到孙二爷的车行。文三儿碰到罗梦云和她的同学杨锦秋等正在募捐抗日,他一冲动也拉着洋车去参加与日军的战斗。在误打误撞中文三儿救了军统成员徐金戈,也在文三儿的无意泄密下,地下党罗梦云被迫自杀身亡。北平城和平解放,徐金戈也跟着起义投城。他在文革中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并在监狱中耗费了二十五年光阴。冤情平反之后出狱再次与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方景林重逢,回忆他们共同的朋友——文三儿,此时的文三儿已离开人世。——《狼烟北平》
  【比较赏析】
  在老舍的眼里,虽然他从未自诩把祥子塑造了成洋车夫的典型,但实际上祥子已经在读者的心目中成为一个永久的丰碑。祥子本来就属不同于一般车夫的另类,老舍先生谓之“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可是“坏嘎嘎都是好人削成的”,老舍倾力探询和表现的正是一个好人被各种力量削成坏嘎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舍放下身段和祥子融为一体,也随同祥子的命运载浮载沉。作家强烈的主体精神照亮和激活了这个人物,他或许不代表绝大多数洋车夫,却成为文学史上一个不可替代的洋车夫典型。
  都梁认为文三更能代表皇城根下的洋车夫。 他认为文三身上的漫画色彩虽然过于浓厚,虽然有和祥子PK的味道,但绝没有去挑战权威却有忠实历史的意识。都梁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车夫们远不是老舍《骆驼祥子》中积极上进的祥子。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贫穷、堕落且贪婪。他认为,老舍笔下的祥子只是车夫群体中的个案,而大多数车夫都与文三儿差不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老舍在写祥子时有人为拔高之嫌”,“我写作《狼烟北平》就是想把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与人性卑劣之处还原出来。”在都梁眼里,自甘堕落却又游戏其中的人生观是这些人的主要生活状态。他认为贫困最容易扭曲人的心灵,比金钱、财富更厉害。人在社会最底层,让他向上、善良、光明,是勉为其难的。
  【人文思考】
  评论家李敬泽称,“文三儿”这个人物背后,是鲁迅小说里的“阿Q”和老舍小说里的“骆驼祥子”。“文三儿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生龙活虎地活着,在某种程度上,他呈现的是中国从古到今的国民底色。”在《狼烟北平》中,都梁成功塑造了一个老北平的底层人物文三儿,并通过这个人物揭示了特殊年代的国民性,与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和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结合原文谈谈这三个角色间性格上的异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