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课堂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14 6:43: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70字。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旌德县兴隆中学 董玉国
一.导课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师:看了以上这组关于安塞腰鼓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黄土高原很雄伟,安塞腰鼓表演的场面很壮美。
生2:击鼓的后生舞蹈很美很有激情,充满力量。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
二.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篇课文的录音,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并扫除生字障碍,自主体验,自主鉴赏。
  3.初步分析课文。
     师:我们来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来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特点。
     生1:都是写静的。
     生2:其实也都有声音,开头“丝溜溜的南风……”,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生3:这叫以声衬静。
     师:对了,这就是以声衬静,以声衬静的手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早有运用,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描写的重点,我们来看看作品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安塞腰鼓的?
生1:从舞蹈美、鼓声美、后生美、舞姿美四个角度来写。
生2:“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反复出现,是文中写安塞腰鼓艺术的分水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