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20字。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一、导语
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不忍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元曲《西厢记》。剧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生,拥有高贵地位的相国千金,和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订终生。但是,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样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封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得状元才能成婚。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的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一起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感知
1.将课文划分为几个小的场面,并给每一个小的场面加上一个小标题。
[明确] 第一部分(1-3)长亭路上。
第二部分(4-11)长亭饯别。
第三部分(12-17)临别叮嘱。
第四部分(18-19)分别之后。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昨天要求同学们预习的时候熟读曲词,下面我想请几位同学和我一起合作诵读作品。第一位同学读第一到第三支曲子。第二位同学读第四到第十一支曲词。第三位同学第十二到第十七支曲词。第四位同学读十八、十九两支曲词。在他们读之前,老师会为大家介绍故事情节。其他同学一边注意听,一边把你认为能够表达莺莺情感的词语或者句子勾画下来,同时也把你认为很精彩很精妙的语句画下来。几位同学咱们开始。
[故事情节] 长亭送别,王实甫。暮秋时节,一辆轻车驶向长亭,车上坐的正是相国千金崔莺莺,面对满眼的秋色,想着即将远去的夫君,她不禁悲从中来。
[活动] 生读曲词1—3
[故事情节] 车到长亭,她有多少的话要对张生说,可有母亲和普救寺的长老在场,她只能把情思埋藏在心里,视线却一直被张生所牵。
[活动] 生读曲词4—11
[故事情节] 母亲先行离开了,莺莺终于有了可以和张生单独在一起的短暂时间,她可以一吐衷肠了。
[活动] 生读曲词12—17
[故事情节] 十里相送,终有一别,望着张生远去的背影,莺莺心中的愁苦,有谁能知呢?
[活动] 生读曲词18—19
3.整体感知课文情感
大家的预习作业做得非常好,用我们的声音把大家带到了那样的环境里。可以说,我们刚才读到的莺莺的唱词,是她在送别张生时的内心独白,是她情感的真实流露。那么在送别张生时,她流露出了一些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在你刚才画出来的表达她情感的词语的基础上互相交流、概括一下,用一些词语来概括她情感,而且我建议大家最好能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讨论完了以后推选一个同学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我。现在可以开始。
板书:长亭送别、王实甫、崔莺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