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适应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5/31 15:57: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50字。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2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适应金卷 ??押题卷(五)
  (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 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桃花如霞,粉嫩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         ,宛若少女羞红的脸颊(jiā) 。 梨花似雪,洁白 的花簇缀(zhuì)满枝头,仿佛一夜之间落满了晶莹的霜华。海棠花开得正盛,胭脂点瓣,翠羽簪 枝,娇艳中透着几分清雅,像是被春风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杏花也不甘示弱,淡粉的花瓣如烟似
  雾,远远望去,宛如一片轻柔的云霞         在枝头。
  烂漫的何止是花?茶楼上的阿婆将去年晒干的梅蕊装进锦囊,说要送给踏青的孩童,“花神赐 福,多多益善”;孩童们捧着花月令,却把目光偷瞄向河畔轻歌慢舞的花神仪仗,领头的少女彬彬有
  礼,偏在转身时被调皮的桃枝勾住裙裾,那落落大方的模样令枝头的簇簇花朵不禁          。最
  耐人寻味的是巷尾那位盲人琴师,指尖拂过每朵花的纹路,竞能“看”出牡丹的富贵、辛夷的清冽,
  当《花信风》的调子在竹弦上          ,满街喝彩声里,洋溢着花朝节的浪漫与诗意。
  暮色渐浓时,花笺似雪落满溪桥。有人在玉兰花盏(zhǎn)   里写“愿得长如此”,有人对着垂 丝海棠憧(chōng)  憬“明朝更烂漫”……直到最后一盏花灯扑灭,筋疲力尽的孩子们才抱着满怀 花钿沉沉睡去,老槐树的影子却在月光里轻轻摇晃——原来令人瞩目的花朝节,不仅是百花的 盛会,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向往。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颊(jiā)           B.缀(zhuì)          C.盏(zhǎn)          D.憧(chōng)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晶 莹              B.  多多益善          C. 轻歌慢舞          D. 耐人寻味
  3.文中横线上应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摇 荡              笼罩                黯然神伤            适可而止
  B. 摇曳              笼罩                黯然失色            戛然而止
  C. 摇 荡              遮挡                黯然失色            适可而止
  D. 摇 曳              遮挡                黯然神伤            戛然而止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
  A. 直到最后一盏花灯被扑灭,筋疲力尽的孩子们才抱着满怀花钿沉沉睡去。
  B.筋疲力尽的孩子们直到最后一盏花灯扑灭,才抱着满怀花钿昏昏睡去。
  C. 直到最后一盏花灯扑灭,筋疲力尽的孩子们终于抱着满怀花钿沉沉睡去。
  D. 直到最后一盏花灯熄灭,筋疲力尽的孩子们才抱着满怀花钿沉沉睡去。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云南歌舞之独特,不仅在于其多彩并蓄,                                         o ,但依旧心向中华的赤子之音,声声不息,代代相传。
  ①滇韵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②音乐舞蹈是人们情感与思想的凝聚与升华,因乐可知心,因乐可知人
  ③更在于其始终蕴含着一种慕化归义的人文精神
  ④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精粹
  ⑤滇音滇乐自古便诉说着虽调出百家
  A.③④②①⑤       B.③④⑤①②       C.③①④②⑤      D.③⑤④②①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花和草都是常见之物,但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却被诗人用“                  ”刻画得十分精致和生动,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客观描 述,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惬意表达。
  (2)“.                                             ”(李商隐《无题》),诗人以浅显通俗的 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使炽热的爱意和缱绻的相思在诗中有了具象化的表达。
  (3)郦道元《三峡》中的“                                           ”描绘了春冬之时人 们俯瞰江面所见到的水色各异、清幽秀美的景象。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 5 分 )
  材 料: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 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 法》也将同步实施。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突飞猛进,AI 生成合成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在网络平台迅速  传播,在丰富信息内容的同时,也成为编造虚假信息、扰乱传播秩序、实施新型诈骗的帮凶。 AI 技术给虚假信息披上高科技“伪装衣”,使“耳听未必为真、眼见未必为实”,且技术还在不断 迭代,迷惑性越来越强。防范AI 造假,依靠网络平台是不够的,依靠公众的“火眼金睛”去识别 造假行为更不现实。
  给 AI 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是从源头上治理AI 造假的有效手段。如果把AI 生成合成内 容比作一种特殊产品,制作内容的AI 服务商就是厂家,传播内容的网络平台就是商店。《标识办 法》规定,厂家在产品出厂时要贴上标识引起商店关注,商店也要在销售时通过贴标识等方式提醒 消费者注意。其作用就是从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源头入手,给“AI 造”打上识别码,使其更容易被网 络平台检得出、被社会公众看得见。公众知道眼前信息源自AI, 也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