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2690字。
安徽省滁州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科幻快速发展,受到更多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和关注,这与我们社会的整体发展,包括航天事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等,有着很深刻的联系。我们处在快速的现代化、工业化、数字化进程之中,这一进程充满机遇和希望,也有压力和挑战。人们赞叹科学的神奇,期望科技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一切都为科幻的繁荣提供了沃土。
科幻小说基于科学展开想象,构建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科幻世界。用想象拓展人生,是科幻的重要使命。很多人看过科幻电影《地心引力》,这是一部很纯粹的科幻片,它让我们看到,对科幻创作而言,最重要的是创作者要对宇宙怀有充满诗意的感受。好的科幻作品让我们从一滴水见大海,把人从局限的视野中带出来,感受现实之外更广阔的世界。
科学是科幻小说力量的源泉,但科学之美被封存在科学的方程式中,普通人需经过巨大的努力,才能窥见她的一线光芒。而她一旦展现在人们面前,对灵魂的震撼和净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其他题材文学难以达到的。科幻小说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它把这种美从方程式中释放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
科幻小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幻想的奇丽与震撼的程度。现代宇宙学大爆炸理论,壮观又震撼人心;生命进化漫长的历程,曲折而浪漫;广义相对论诗一样的时空观,量子物理中精灵一样的微观世界……这些科学所揭示的世界景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作家怎么把这样的科学之美呈现出来?
“宏细节”是常见的手段,也是科幻小说中特有的手段。小说必须有细节,但在科幻文学中,细节的概念已发生了变化。比如,科幻小说《奇点焰火》以“超级视角”描写宇宙大爆炸,创造宇宙只是一场“焰火晚会”。小说用区区几百字的“细节”描写两个人在燃放焰火前后的对话和感觉,却在时空上囊括了宇宙自大爆炸以来的历史,展现宇宙之外的超宇宙图景。在我看来,“宏细节”最能体现科幻文学的特点和优势。
当然,科幻小说表现的并不总是未来和想象,也有现实和当下。以小说《三体》为例,第一部现实感比较强,为读者提供一个供想象力起飞的平台;第二部是从现实到想象过渡的一段漫长航程;而第三部则是比较纯粹的科幻小说,具有强烈的“科幻迷”色彩。从现实起航,到达空灵遥远的世界,这是传统科幻的典型结构,也是中国科幻读者所习惯的从现实走向未来的叙事模式。
这些年,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一些科幻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让科幻抵达更广泛的人群,拉动了科幻产业成长。今天发展科幻文学,要想办法扩大中国科幻作家基数,让更多人才和作品涌现出来。科幻影视的发展,则需要增加人才和经验储备,让新一代科幻编剧、导演、制片人有更多机会参与创作,还要加强科幻影视领域的国际合作,积累更多成熟制作经验。
推动科幻发展,对我们的文艺理论评论也提出了要求。比如,“宏细节”等科幻创作手法,亟待理论提炼,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表现手法。科幻评论也要与时俱进,走出用老眼光看待新作品、新现象的窠臼,用创新的理论、敏锐而有朝气的评论推动科幻创作。
中国科幻出现了很好的势头和局面,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机遇,让中国科幻真正强起来。
(摘编自刘慈欣《把握机遇,科幻创作天地宽》)
材料二:
科幻首先必有科学之核,否则很难称之为“科学幻想”。非常重要的是,在拥有科学之核的同时,更应该有文化之核,最终通向生命之核。科学之核——文化之核——生命之核,在某种意义上,科幻文学以此对所有文学寻找“硬核”起到了赋能、引领的作用。
科幻不仅是以科技为依凭的想象,更是对生命的“探照”。我们看到关于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近年来中国科幻的快速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存在深刻的联系,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数字化进程为科幻的繁荣提供沃土。
B. 科幻电影《地心引力》让我们看到,从科幻创作而言,最重要的是创作者要对宇宙怀有充满诗意的感受。
C. 科幻作品应该具备科学、文化、生命三核,因为科幻基于科学展开想象,所以首先要有科学之核。它最终通向的是生命之核。
D. 一部好的科幻文学作品在于增强人类的体能和智能,让人们不再一味地在原时原地徘徊不前,而是能够勇敢地向未来迈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科幻小说所表现的领域,无论是有关未来、想象还是现实、当下,大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B. 对于科幻影视的发展来说,重要的一点是给予新一代从业人员更多机会,增加其经验。
C.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幻作家,重要的是成为具有历史心和现实感的沉思者和创造者。
D. 科幻文学不再具有固定的文学属性,它是多种文学形式以及许多创作方法的集约者。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材料一列举了诸多科幻作品,如《三体》等,具体地证明了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
B. 材料二说理语重心长,语言精要而隽永,引人深思,整句的运用增强了表现力。
C. 两则材料论证结构清晰,材料一是先总后分的结构,材料二是先分后总的结构。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以“科幻文学”为论证的核心,但两则材料的论证目的不同。
4.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科幻文学发展时间轴 科幻文学中的场景 科幻文学的价值
变成现实 思想为主幻想为主
A. 在时间1期间,幻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B. 在时间1期间,科幻中的场景并未变成现实。
C. 在时间2期间,科幻的“变现”价值不再重要。
D. 在时间2及以后的时间里,科幻文学将成为文学正典。
5.结合材料,请从创作者角度谈一谈如何创作优秀的科幻作品。
【解析】(1)D.“在于增强人类的体能和智能”错。由原文“那些如万物灵机、宇宙玄妙的情态和诗性,正是科幻的魅性所在一一给生命以超能之力,给智能以正义之心,它让我们不再一味盘桓于此时一地,而是有深度、有向度、有态度地化合积淀,并自信、自主、自然地朝向未来勇毅前行”可知,“给生命以超能之力,给智能以正义之心”指科幻给生命、智能赋予超能、正义等积极的影响,而不是增强“体能”“智能”本身。
故选D。
(2)D.“科幻文学不再具有固定的文学属性”偷换概念,原文“已经不再可能是类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只船
沈从文
五个水手把一只装满了一船军需用品同七个全身肮脏兵士的单桅船拖向××市的方向去。
今年的湘西雨水特别少,沅水上游河中水只剩下半江,小滩似乎格外多,拉船人下水的次数也格外多了。拖了一天,走了约四十里。在日头落山以前,无论如何都不能赶到××市与留在那里的部队会合了,船中人都像生了气。
坐到船上的兵,也同样是在苦日子中打滚的人,他们闷在舱中,也喘气,流汗不止。
天夜下来了。水面无风,太阳余热还在。
在船艄,船主擒了舵把,大声辱骂着岸上纤手。看看天空,鱼鹭鸶已成阵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