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梅岭集团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300字。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集团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同学们在整理材料时围绕“纸之形”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情境完成下列题目。
同学甲:扬州的纸制品产业,皆以文脉为魂,匠艺为骨。【乙】正如杨万里所言:“却将一脔两螯,世间真有扬州鹅”。其纸中乾坤,恰似扬州城的繁华与诗意,历千年而不衰。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元素,展现了扬州在纸制品领域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
同学乙:纸从“系(sī)”,所以“纟”旁的字大多和衣物或者丝织品有关,如“绸缎”“手绢”。你们还想起了哪些字?
同学丙:我还想起了“纱”和“绫”,这两个字在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也出现过:“①,②”。“纱”和“绫”是古代朝廷权贵穿着的丝织品,正如“通草花”一样,制作它的纸,也是清代名贵的宫延用纸。
同学甲:我还想到了“红”和“绿”,在古诗中描绘大自然缤纷的色彩:比如含有“红”的诗句有“草树知春不久归,③”(韩愈《晚春》),含有“绿”的诗句有“④”。
同学乙:在古诗文中,“丝”谐音“思”,诗人常用双关手法来表达相思。比如:李商隐无题》中的“⑤,⑥”,现在我们也经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老师对我们的无私奉献。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⑦,望峰息心;⑧,⑨”生动展现山水对追名逐利之人的净化作用,含蓄表达避世退隐之意。
同学丙:在文字的装扮下,纸中的画面更加【甲】(A 绚丽多彩 B 美轮美奂 C 沁人心脾 D 入木三分),诗人的情感也愈加醇厚悠远。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启研学之旅啦!
(1)给加点字注音:精髓( )
(2)指出画双横线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改为“”
(3)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绚丽多彩
B.美轮美奂
C.沁人心脾
D.入木三分
(4)【乙】处画线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5)在①-⑨处填写相应名句。
二、语言表达
2.文文认为扬州的造纸业并不出名,传统造纸文化也与我们现代生活脱节,即便参加研学也学不到知识。请你结合下列资料卡片,针对文文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资料卡片1:
扬州文化用纸的制造,以非遗工艺纸、书画纸为主,根植扬州历史文脉。以剪纸、刻印、书画为载体,成为地域文化符号。扬州工业纸制造,以青稞纸为主。依托扬州制造业基础,走“环保化、功能化”路线,服务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
资料卡片2:
新兴文化用纸——石头纸:江苏江林易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扬州,计划在2028年底前全面建成投产石头纸项目。石头纸以石粉等为原料,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具有防潮防水、抗张力强等特性,在新闻出版等文化领域有应用前景,可用于高端画册、相册印刷等。
3.研学课程结束后,初三(1)班几位同学在教室进行交流讨论。请你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补全对话内容。
同学甲:(边翻作业本边叹气)小语,你周末又去大运河博物馆学非遗通草花制作啦?初三时间都像被挤干的海绵了,做这手工又不能当作业写,考试加分吗?
小语:(小心翼翼取出通草花作品,眼神发亮)别光盯着分数呀!【甲】。
同学乙:(皱着眉,把作业本晃了晃)可咱们作业堆成山!你花几小时捏花瓣,不如多刷几道数学大题,提分实实在在的!
小语:(若有所思,手指轻抚着通草花)其实我们扬州古老的通草花技艺里,藏着好多知识呢!计算花瓣厚度、调配染色比例,和几何测量、化学调色原理相通。老师20秒捏出标准花瓣,我把这种高度专注,用到学习上,难题也一定能啃下来的。
同学乙:(拿着通草花仔细端详,眉头舒展)【乙】。
小语:(笑着点头)对呀!制作通草花教我懂得“人工夺天工”的匠心。上周历史课,老师讲清代工艺,我查到它是后宫嫔妃簪花首选,一下就明白了“器物载道”的意思——学习知识不仅仅是靠写作业才能收获的!
三、选择题
4.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的读书体会,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我们更需要学习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B.《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和追思,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激发了我们对当时广大劳动妇女的同情和对那个不公平世道的仇恨。
C.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有情有义的“好汉”。为世间不平,一声怒吼,拳打镇关西;为兄弟之情,千里护送,大闹野猪林;为扶危救弱,赤膊上阵,夜走蜈蚣岭。
D.“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是《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在课文《范进中举》中,“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一句叙述平静,讽刺意味却令人忍俊不禁。
四、名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