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7/12 22:14: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940字。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和“五四”前后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从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但却是更冷静清醒,有自己深入的体察和思考。这就形成了他作品中特有的“忧愤深广”的底色。
  鲁迅的小说,可以说跟“五四”启蒙主义是相通的,甚至有同一个精神的源头。它体现思想革命的要求,但并不是直接“配合”五四运动进行战斗与革命的,也并非完全以“战士”的姿态写小说,而且和“五四”时期大多数作品那种感伤的、激进的格调相比,鲁迅是不一样的,他显得特别深沉,别具一格。所以我们既要看到鲁迅小说对封建传统的批判,同时也要理解其小说的基调是“忧愤深广”。
  有人说,鲁迅作品的蕴藉深邃并不大适合青年,而更适合有生活历练的中年人。所以给中学生讲鲁迅的小说,也要注意阅读心态调整的问题,让他们多少知道一些鲁迅当年创作的背景,并努力顺着作品“忧愤深广”的格调,去理解其独特的艺术世界,包括国民性的批判等问题。
  中国现代小说从鲁迅这里开始,又在鲁迅这里成熟。鲁迅的小说成为中国现代各体小说发展的重要源头。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鲁迅凭几十篇小说就有这么高的位置确实不简单。鲁迅的伟大之处可以通过下面几点了解。
  首先是题材的变革。鲁迅作品写的大多数都是现实中常见的事,极其普通的人,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跟传统小说比,这是巨大的变化。中国古代小说,除了《红楼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追求奇、怪、传奇,写的人物都是神仙、鬼怪、帝王将相,或者是非几的人物比较多。这是我们审美的习惯,不能说它不好,它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特色。即使《水浒传》里面写的那些农民,也是一个个好身手,都不是普通人。《三国演义》更不用说,鲁迅说《三国演义》写的诸葛亮“近妖”。鲁迅不是否定古代的作品,这类作品当然也有其艺术特色,符合一般国民的欣赏习惯,但是一般来说比较远离现实。像鲁迅这样直接写现实生活、日常生活的,在他以前是没有的。现在我们读到的很多现代的小说,其源头是鲁迅。
  鲁迅的小说从哪里来?一个重要源头是学习外国小说,尤其是其中的现实主义派别,让读者从平凡的生活描写中,来体会一切的永久的悲哀。这也是鲁迅小说和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传世小说共同的特点。鲁迅通过他对生活的描写,让读者重新打量自己熟悉的甚至有些麻木的生活,并重新获得某些新的体验和想象。本来大家很熟悉的一些普通的事、普通的人,经过鲁迅的笔就不一样了。他写出无事的悲剧,好像没有什么惊奇的悲剧。所以读鲁迅的小说,想从中发现传奇、痛快、刺激,是没有的。鲁迅的小说是深刻的,你读进去了会感到非常震惊。读鲁迅的小说你会觉得很累,因为他的发现是沉重的,而且读完以后总是缠绕着你,使你不可能像读传统的传奇小说那样隔岸观火,可以放松一下。你读后会重新思考生活,往往带着一种悲悯,从现实的人世中去感悟人性、人生,带有哲理性。鲁迅的小说虽然离我们有一段距离,同样写出了一些永远的悲哀。这是鲁迅小说相比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次,鲁迅小说跟传统小说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的小说注重写灵魂,写人的深层的意识。我们传统小说的长项不在于心理刻画,一般都是比较类型化的。只有《红楼梦》是个例外,其心理刻画的深刻与细腻,到现在也没有超越的。但是从鲁迅开始注重写人物的心理、社会的心理,写精神上的病苦,而且这个病苦并不是只有祥林嫂、孔乙己有,读完以后会让我们觉得我们自己也有。鲁迅小说没有指出什么出路,好像都是挺憋闷的。他就是把国民的灵魂深挖出来让人家看。这是一个病,至于怎么治这个病,不是鲁迅小说特别关注的。我们看很多现代小说,都非常注重写人物心理,跟古代小说不一样,这也是从鲁迅这里开始的。
  当然,我们读鲁迅小说还应该注意到他的艺术格局和语言方面的变革创新。鲁迅几乎每篇都不一样。比如人称叙述,古代小说多用第三人称全能叙事角度,作者好像躲到一个地方,能看到人家的一切;但鲁迅的小说不一样,有时候是第一人称,从“我”这里说,甚至有的是第二人称,当然也有第三人称。另外,他的小说体式很不同,有的没有情节,没有主要人物,没有主角,这跟传统的小说很不一样。像《示众》就没有主要人物。有些小说的主角也很难说清是谁。比如《孔乙己》,主角是谁?我们认为是孔乙己,可能不对。它的主角是周围那些看客。其实,鲁迅写的就是周围的空气,世态炎凉的空气,令人悲哀寂寞的空气。
  可以说,从鲁迅开始才有了现在大家熟悉的小说的写法。所以,阅读鲁迅的小说,我给大家提一些建议。要掌握它的基调,不要理解为鲁迅就是革命,鲁迅就是往前冲。读鲁迅的书要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文化。读鲁迅不容易,鲁迅不是优雅的、平和的;他是真实的、严峻的。要学习鲁迅的眼光和方法,学他的批判意识,从鲁迅这里获得对我们民族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清醒的认知,获得思想的动力。
  (摘编自温儒敏的《谈鲁迅小说的读前准备》)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五四”时期的小说,深受启蒙主义的影响,在同期作品中,独具“忧愤深广”的底色。
  B.鲁迅小说的创作既符合时代革命的潮流,又区别于大众创作的积极战斗的激进格调。
  C.鲁迅小说创作不仅拉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帷幕,也影响现代各体小说,使之走向成熟。
  D.阅读鲁迅小说,需掌握基调,理解文化内涵,学习其批判意识,获得清醒认知及思想动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借鉴外国现实主义小说揭示平凡生活的永恒悲哀,所以使读者产生震撼与疲惫。
  B.鲁迅的小说让读者通过阅读的体验来关照现实的自我生活,这比古代小说高明得多。
  C.传统小说重视的人物、情节等要素,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可有可无,正是其创新之处。
  D.鲁迅小说创作有着鲜明的特点,在人物心理与精神世界的探索方面,极具开创意义。
  3.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中鲁迅小说创作的变革创新特点最相似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部分,通过林黛玉细腻的心理活动和观察,自然展现贾府面貌。
  B.《套中人》通过别里科夫近乎夸张的言行,鲜明地表现了人物性格,体现了高超的讽刺风格。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通过巧妙的环境描写渲染紧张的氛围,充分体现了林冲的人物性格。
  D.《促织》中通过“求神问卜”“魂化促织”等充满神秘色彩的情节达到真与幻交融的效果。
  4.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4分)
  5.班级召开鲁迅小说阅读分享会,请你以《祝福》为例,结合材料中的观点,谈一谈对鲁迅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文本一:
  盘活
  何圣林
  老李,我敢打赌,不超过三天,他必定走人。老张目送新来的护工走进宿舍后,转头对老李说。
  老李也在瞅新来的护工,听到老张跟他说话,赶紧收回目光,皱着眉头问,刚才他说他叫盘古?老张哈哈一笑,说,盘古那是大神,他叫盘活。盘活!怎么叫这个名字?估计盘活不了。老张会意一笑,继而瞥了眼轮椅上的老王,老王,你说呢?老王靠在椅背上,微闭双眼,不应,也不理,好似谁来做护工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