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假语文七升八衔接点讲义:回忆性散文专题阅读
- 资源简介:
约53200字。
回忆性散文专题阅读
1.能识别回忆性散文“碎片化记忆、主观抒情、回忆载体”的文体特征,区分其与叙事文的差异。
2.掌握梳理回忆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及情感主题的方法(如抓关键词句、分析表现手法)。
3.感受文中对过往的细腻情感,体会回忆作为情感载体的文学价值,激发对生活经验的反思。
知识梳理
一、回忆性散文特点
所谓回忆类散文,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当下的“我”回忆过去的人和事,与读者分享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回忆性散文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具有独特的美学规范,它之所以不同于记叙类文本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1.首先,回忆性散文是片段式的,不追求完整性。
2.其次,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双重视角:
一是体验主体——过去的“我”;二是回忆主体——现在的“我”。
文章中既有“当时的我”的感受,也有“现在的我”对“当时的我”的“感受”的“再感受”。
二、如何解读回忆性散文
1.绘形象:找事件,品描写,读作者眼里的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老师形象分析:生活质朴、严谨求实、谦虚和蔼、关爱学生、尽职尽责、没有民族偏见;
《回忆我的母亲》母亲形象分析:勤劳、爱劳动、坚强不屈、深明大义;
《背影》父亲形象分析:沉稳克制、关爱孩子、细心体贴、衰老疲惫。
《背影》从“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语言描写,从中看到一个沉稳克制的父亲,祖母去世后,他的内心同样需要温暖,但他不随意宣泄痛苦与压力,而是给儿子带来安慰。
2.品语言:学会赏析散文语言,品味字词背后的情感,读出作者的个性风格。
《藤野先生》语言冷峻、犀利;
《回忆我的母亲》语言耐人寻味质朴无华,饱含深情;
《背影》语言质朴、简净、典雅、细致;
3.悟情思:
《藤野先生》体会藤野先生关怀、鼓励的心理:弱国子民在国外求学时的心境;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情怀。
《回忆我的母亲》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背影》消解父子矛盾,体会父爱。
读双重视角:
回忆性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文中有两个“我”:“昔日之我”和“当下之我”,相应地会出现两种情感:“昔日之我”的“感受”和“当下之我”对“昔日之我”的感受的再感受。学会从字里行间寻找昔日之我和当下之我的声音,说出其作用。
《背影》课后习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昔日之我往往是不成熟的,当下之我往往是理解包容的。
双重视角的作用:
使文本有多样的风格;两种叙事视角将人物形象勾勒得真实丰满,同时表现出作者丰富多元的情感。
4.析作用:
(1)标题的作用
例: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