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360字。
惠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 文 2025.07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在水深30米的珊瑚丛中,一只15厘米长的螳螂虾正一动不动地蛰伏在洞穴里面,不一会儿,一只珊瑚蟹漫游到螳螂虾的巢穴旁,这只螃蟹毫无顾忌地横行着,浑然不觉危险就在眼前。
看到猎物出现,螳螂虾开始兴奋起来,不停地挥舞着一对触须,悄悄举起一对巨大的桨状肢,然后闪电般地扑向这只螃蟹。随着两个快得难以察觉的击打动作和“砰、砰”两声巨响,珊瑚蟹厚厚的甲壳上已开了两个大洞。看到这一幕,无论你多镇静,都会被惊得目瞪口呆。
人们不禁会问,这样一个小生物是如何在瞬间积聚起如此大的力量的呢?生物学家近年来揭开了这一秘密。为了捕捉猎物和打败竞争对手,螳螂虾利用它强有力的弹发能力和连杆“手臂”,成为了动物王国中击打速度最快的拳击冠军。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螳螂虾的击打速度进行了量化研究。根据高速摄像机摄录的录像资料,他们发现,螳螂虾附肢的运动速度为每小时80多千米,最高加速度是地球引力加速度的10400 多倍。如果一位拳击运动员在拳击过程中始终能以这种加速度进行击打,那么他的出拳速度很快就能达到脱离地球引力所要求的逃逸速度!
科学家还发现, (甲)螳螂虾释放的击打能量是其“手臂”肌肉所能产生力量的100多倍。为了积聚这种爆发力,螳螂虾利用弹缩和追猎手段慢慢积聚肌肉能量,然后将这一能量突然一下子释放。
(乙)当螳螂虾用肢端快速击打目标物时,在其肢端和被击打物表层之间会产生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泡,这些气泡迅速塌缩。录像资料显示,螳螂虾毁灭性的打击效果正是由这种被称作气穴现象的巨大力量造成的。气穴现象往往是毁坏汽艇推进器的罪魁祸首。我们看一下,造成汽艇毁坏的气穴现象是如何形成的。由泵机和船推进器产生的漩涡常常会导致出现涡流气穴,当汽艇劈开水面在水里快速移动时,其尾流的压力就会低于水的气压,此时移动物附近的水实际上是沸腾的。当周围的水恢复到常态时,由高压和气泡塌缩形成的作用力足以在不锈钢等硬物表面撞出许多小坑。
螳螂虾用肢端击打物体时形成的空化气泡半径从二分之一厘米到数百厘米不等,在这个半径范围内,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能达到数百千克。当气泡从其产生的低压区域漂出来时,高压会将其缩小,其不断缩小的体积促使气泡内的压力和水汽温度不断升高。这种高热、高压水流能给物体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在螳螂虾肢端与猎物壳体之间形成的空化气泡在击毁坚硬目标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空化气泡同时也给螳螂虾自身带来了一些麻烦,螳螂虾的肢端常常会出现一些麻坑和损伤,它的部分肢端表体损伤严重时甚至无法直接击中猎物,这一切都是空化气泡造成的。然而,无论这种伤害有多严重,螳螂虾都会通过周期性地蜕去外骨骼来修补这种损伤。科学家认为,螳螂虾的快速击打动作和由此产生的气穴现象是螳螂虾之所以能够敲碎甲壳动物坚硬外壳的两个主要原因。
(节选自张守忠的《神奇的螳螂虾》)
材料二:
一个由美国里弗赛德市加利福尼亚大学 David s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螳螂虾用于保护自己前肢的外壳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结构。由此受到启发,s正在研究虾的前肢以获得下一代复合材料的灵感。
螳螂虾是侵略性的甲壳类动物,以动物王国中速度最快的掠食性动物而闻名。它使用鱼叉状结构攻击软体猎物,使用锤状附肢击碎硬壳猎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螳螂虾的运动速度为每小时80多千米,是地球引力加速度的10400多倍,足以让其脱离地球引力。
B 气穴现象产生的力量虽然能帮助螳螂虾实现毁灭性的打击效果,但也往往会对汽艇推进器造成破坏。
C.螳螂虾的肢端受到空化气泡造成严重损伤后,可以通过蜕去外骨骼的方式修补,不需要外部帮助。
D、因为一系列纤维结构包裹在虾钳外部,所以在螳螂虾攻击猎物时能有效防止虾钳出现灾难性开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偏重介绍螳螂虾击打行为背后的物理机制,材料二侧重介绍生物结构的应用价值与工程启发。
B.材料一中关于气穴现象的介绍,为材料二中内爆气泡对目标造成伤害的说法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C.两则材料均直接引用科学家的话介绍科学观点和解释相关现象,增强了科普文本的权威性与学术感。
D.两则材料都讲到了螳螂虾击打动作的高速特点,也都指出其击打能力与其独特的身体结构密切相关。
3.下列对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句通过具体数据直观展现螳螂虾惊人的能量转化效率,体现了科普文的精准性与科学性。
B.乙句运用“塌缩”“毁灭性”等词形象描绘了气穴现象的破坏力,使抽象的物理过程具象化。
C.丙句运用类比手法揭示生物功能与人类应用设计的关系,凸显科学家研究生物功能的意义。
D.丁句赋予自然以“智慧者”的形象,具有主观评价的色彩,因而违背了科普文应有的客观性。
4.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螳螂虾的“神奇”之处。(4分)
5.请根据螳螂虾的前肢特点,为骑行运动员的头盔设计者提出合理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傻子
胡也频[注]
在我们人类中,常常听见许多人叫一人做“傻子”;说别人是傻子,自己自然是通人。说别人是傻子,像这些人,看去好像他们每一人都知道“傻子”这字的意义;其实,要是把他们对于这意义的解释拿出来比较,却是一百人一百样。
以我想,所谓傻子就是十分诚实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