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5字。
《斑纹》深度学习
■224500江苏滨海三中陆可爱
【师者言说】
作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周晓枫以其独特的极具痛感的文字和对世间万物的感悟以及被智慧的光芒照亮的深刻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颇具先锋意识的散文文本和真实、新鲜的人生经验。她的散文《斑纹》,通过对形形色色的斑纹的描绘,叙述大自然与人类社会许多奇妙的景象,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让我们不仅领略到自然的神奇,更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中神奇生命的思考。
【课堂慢镜头】
★问题探究
1、你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吗?
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
2、本文的“斑纹”何意? 文中提到了哪些动物的斑纹?
斑纹就是在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显露出来的别种颜色的条纹。文章提到了蛇、蓑蚰、鲑鱼、螺壳、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等动物。
4、作者由动物的斑纹又联想到哪些内容?文章是如何拓展斑纹的范围的?
联想到美女的文身、病变的皮肤、母亲的妊娠纹、遇害者的抓痕,进而说明斑纹无处不在。甚至大地都是有斑纹的。斑纹无处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
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
5、作者写出了蛇的哪些习性?如何认识和蛇有关的文化?
蛇的习性:充当寓言家;运动时的种种几何图案;眼睛不能辨别线条和轮廓;没有听觉。
文章引述故事,创造了一个阴鸷、诡秘、恶毒、凶险的形象。在人类文化长河中,人们对动物产生了许多神话、故事、传说,它融入了人类的许多愿望、理想、想像和审美意识。因为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同一种动物会有许多不同形态的传说。
6、作者由“蛇”和“蓑鲉”探讨出斑纹呈现的规律是什么?
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动物的外表要么是斑纹,要么是斑块,要么是斑点。
7、作者对虎和鹿生活习性的探讨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文章在对虎和鹿生活习性的说明中发现,虎一般单独生活,而被捕食动物几乎都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
8、如何理解“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内涵:“我们”构成斑纹,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这里的“神”,就是大自然,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作用:结尾部分的议论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对总括提升全文的思想内容有很大的作用。
【课文资料库】
★作者素描
周晓枫,女,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数年儿童文学编辑。后调入北京出版社,现任《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等。语言富于想像力和音乐感,曾获冯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
★评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