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10 7:18:2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4课时,约8100字。
齐桓晋文之事
学情分析:此文是篇对话体的散文,篇幅较长,看起来仿佛散漫没有中心,所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是重点。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使奔走于诸侯国之间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为了让诸侯接受自己的主张孟子是很讲究谈话技巧的并且孟子又长于比喻说理,学习本文如何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如何让齐王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主张,并力争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是难点,要以比较浅显而生动的方式加以突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研读、鉴赏
(1)、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能够理顺文章错综的思路。
(2)、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3、思想目标:孟子的主张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理顺思路,理解文意,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辨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析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能够自觉运用比喻进行论辨。
多媒体:孟子视频
课时: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大体疏通文意,分清文章的层次。
          2、了解孟子,解读孟子的思想主张,进而理解本文的内容。
         重点:理清层次,解读孟子。
流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归纳提示: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是孟子劝齐王实行王道仁政。
二、解读孟子,了解二千多年来影响中国人思想的一位伟大人物,接受传统思想的熏陶。
欣赏孟子多媒体视频
思考题:孟子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提出的人格标准的两句名言是什么?他的主张用两个字概括是什么?他的民本思想是什么?在现代这种思想还适用吗?
   板书孟子名言齐读齐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第二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取义而舍生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补局限: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思想“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三、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一下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
方法:胜负预测法。
过渡:齐宣王做为一国之君高高在上,并且他很是羡慕齐王桓公和晋文公能成为一代霸主,孟子一布衣老叟能说服野心勃勃的他吗?课文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让梁齐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齐宣王却没有信心,谈话当然不会很顺利,那么孟子怎么取得成功的呢?阅读时可以一步步作预测,看了孟子的话,预测齐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齐宣王的话,预测孟子的反映,这样就可以看到谈话有几次转折,文章有几个层次了。归纳层次: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