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指导六:理解段落意思
[能力定格]
理解段落意思,是指在阅读文章或语段时,能总览所提供的文字材料,根据作者的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段落的主要内容,识别段落的中心,找出关键句;能体会段落中各段(句)的含义以及段(句)与段(句)之间的关系,能对段落的内容加以概括,并能作点分析、评赏。
理解段落意思,特别是概括段落的内容要点,是阅读的一项基本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以及牢固记忆文章内容。对语篇或语段的内容加以概括,并能予以分析评赏,这类考题在历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最多,这也是考查读文能否理解最重要的检测。
[方法导航]
理解段落意思,概括内容要点一般可按以下步骤来操作。首先要通览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段落的总体内容,然后从全文着眼,逐段阅读,确定重点内容,最后根据用途和要求,把内容要点组成有条理的文字。
概括段落内容要点的方法,应该根据段落内部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一般情况是:
1.有的段有点明段意的中心句,那就只要把中心句摘出来就行了。例如邓小平《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中有这样一段话:“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这个语段,引述名人权威性的论述,表明全段的中心,开头的一句既是中心句,也是段落大意。中心句在段中的位置不是固定的,以在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居多,就是常说的“首括句”和“尾括句”。段的中心句有时也可以在段的中间。
2.有的段没有中心句,那就要仔细体会各句的含义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抓住贯穿全段文章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概括的方法有:
(1)摘要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有主次之分,可以采用摘要法,即选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例如《记一辆纺车》第5段写纺线劳动的感受,略说辛苦的一面,详说兴趣的一面,就可以概括为“写纺线劳动的感受,抒发了乐观的情趣”。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层层深入的,那就摘取最后归纳的意思。例如《怀疑与学问》第二部分开头一段就可以依据最后归纳的意思,概括为“本段着重说明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有时又只能靠它做学问”。
(2)联合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例如《记一辆纺车》第4段有两层并列的意思,一是“纺线做到了衣着上的自给”,二是“在衣着上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把这二层意思合在一起,即为本段的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