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28 21:36: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教案为课堂实录,简单易懂,约2100字。
渔父
                                               〈楚辞〉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伊水涵
教学目标:
1、用分析戏剧的方法导入鉴赏诗歌
2、体会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魅力
3、比较屈原、渔父、司马迁的生死观
教学重点:感悟屈原、司马迁生与死的抉择,对人生负责
预习作业:去图书馆检索或上网搜索有关屈原的生平资料
          借助课下注释及参考书通译全诗
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音频朗诵、朗读、讨论、交流、感悟
新课导入
师:《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作家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常语则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历史上就有这么一群人,在生死关头毅然选择了死,屈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堂课让我们一起领略屈原的风采。
板书:渔父  
整体感知
师:有人说《渔父》是一场河边的辩论赛,亦可看作是一场短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戏剧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
生1:人物  语言     生2:还有冲突
生3:地点  时间也需要知道
师:同学们说说辩论赛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生齐答:时间——既放  地点——江潭、泽畔   人物——屈原、渔父
师:不错,同学们知道戏剧语言涵盖哪些方面吗?
生4:人物语言  舞台说明
师:好,我们请两位同学将两人的对话朗诵一遍(不作评点)
问题探究
师:渔父和屈原在泽畔萍水相逢,为什么要辩论?
生5:渔父见到屈原感到奇怪。
师:为什么感到奇怪?
生5:因为屈原身为三闾大夫,却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师:颜色/形容怎么解释
齐答,指明古今异义词
师:这写出了屈原的什么境况?在戏剧语言中属于哪类?
生6:被流放之后的境遇的萧条,无奈。 舞台说明
师:两人在河边辩论的内容是什么?
生7:我说屈原,他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
生8:我说渔父,渔父觉得该适应这个社会,融入这个社会
师:文中的哪些语句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生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安能以身之察察,爱物之汶汶者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