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教学目标与教学设想
1. 向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先驱者学习,落实到在艰难困苦的厄运降临时(或面对困难),仍充满必胜的信念:站得高看得远;爱得深看得清。
2. 初步品味语言。(1)关键词语的品味。(2)通过反复朗读,领会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 课时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总点:作者简介和题解,默读朗读课文,了解大意,解决下列问题:
1 课文共分五段,各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学步骤:
一. 由题解及作者简介等导入新课
(一) 板书课题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提问 1 几个词(7)
2 几个虚词(2助1连)
3 几个实词(2形2名)
4 何种短语(并列)
5结构分析(见图:框式图解法)
(二) 猜猜H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开卷第一篇编者意图
参考答案:1 缅怀先烈
2 激励奋进(艰难的求学之路与雄健的求学精神)
3 品味语言(早期党务工作者都擅长演讲宣传,如列宁、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托洛茨基、斯大林,如毛泽东、
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大钊亦如是)
李大钊生平介绍:李大钊同志,字守常,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坚强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党成立以后,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一九二二年七月在党的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委员。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不幸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强不屈,四月二十八日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坚贞的崇高品质。这里录一首李大钊留学日本时(一九一六年)作的《口占一绝》以志纪念: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诗歌大意):我们怀抱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分别了,从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时局的艰辛,
并不容许我们发愁啊,快把离愁别恨统统抛到滚滚东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且让我们尽情开怀畅饮,庆功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