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案2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19 10:44: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30字。
七  社戏
——鲁迅
教学目标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2、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了解情节叙述的详略处理和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间诚挚的情谊,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说明:
本文是《故乡情思》这一单元中一篇文字优美的短篇小说,它是“我”对心中的一块净土——平桥村生活的美好回忆,生动而贴切地描述了“我”在平桥村快乐的游戏生活,描述了“我”和小伙伴们历经波折一块儿去看社戏、偷豆吃的愉快经历,描述了平桥村人民的淳朴勤劳、善良慷慨,字里行间流露出鲁迅先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课文所反映的乡村生活与当代中学生的城市生活相去甚远,但课文描写生动,修辞手法运用恰到好处,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通过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过程,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从中获得感悟。另外,需注意的是作品虽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不是作者的自传,不能把“我”等同于鲁迅。
教学重点
理清情节,在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赏析,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说明:
虽然本文的课题是《社戏》,然而文章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况且在“我们”看来,社戏也并不精彩,但只要理解选材是为主题服务,写景是为了烘托人物心情、抒情,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正是看戏前后体会到的景色美、人性美、情感美,才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快乐,劳动人民的淳朴勤劳、善良慷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充分感知,才能理解课文深刻的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文中人物间的真挚情感,从中获得人生启迪。
说明: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童年是快乐、美好的,它的纯真最令人难忘。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体验了作品中人物的真挚情感,还要能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借鉴、反思,培养自身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到这一点,对大多数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教学时间:2——3教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