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0 7:40: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010个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 
浙江·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初三(4)班 
2005年6月8日上午第三节 
教学设想 
浅显明白,而今收录在初中教材中的诗,当年却被认为:“有意无意地把诗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8月)可见“朦胧诗”,纯是观念差异的产物。 
略加思考,就不难找出本诗的关键词:“苦难”与“希望”。然而条分缕析,轻松读懂这样的诗而不觉气闷,是不够的;当继续加以理性之光,照彻作品中隐含的曲折与难堪的时代印痕——追溯历史而将中国苦难史想像性地延长,罗列苦难而又轻易归于虚无,处处以“我”自称而终于泯灭自我。
面对初中的学生,在本诗中,要着力于区别三对概念——“国家”(政治概念)与“祖国”(文化概念)、“本能的爱国主义”与“理性的爱国主义”,“儿子”与“公民”——又略微显得艰难;本课时仅仅在这个方向上作一尝试——抒情作品,是否也可以作反思性的解读? 
师:今天,想上一下一首诗。请大家把书翻到**页,是舒婷的一首作品,题目叫《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们知道,提起舒婷,我们就想到一个诗派,就是所谓的朦胧诗派。可能现在看起来,其实一点都不朦胧。但在当年,对于某些理解力不是最好的人而言,他们读起来读不懂,所以称它为朦胧。 
舒婷是这中间的一个代表人物。这首诗歌写于七十年代的末期,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提起舒婷,马上就想起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它其实带有一点时代的烙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二十多年过去了,二十六年了啊,舒婷现在也老了,已经五十三岁了。那么我们在这么一个时刻重新反过头来看,当年朦胧诗派的一个代表作,看看能不能读出一些新的东西。 
首先我想这样,就是……恩,先面一共四小节,前面三节吧,我想请同学来朗读一下。那么诗歌,我们说,读起来读着读着,尤其是抒情诗的话,很容易带感情——那么我现在要求,这首诗,我们不带感情,我们等会请同学站起来朗读的时候你不要带感情,你就只是朗读,啊,只是朗读。每一节请一位同学吧,好不好?啊,第一小节,来,陈弈瑶。 
陈亦瑶:(读)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中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ăng) 
—— 祖国啊! 
师: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ó)—— 祖国啊!请坐。(示意)柯哓宇,第二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