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90字。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案一体化)
任何认为地球的生命力是脆弱的想法,都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地球的生命乃是宇宙中可以想象到的最坚韧的膜,它不理会几率,也不可能让死亡透过。而我们倒是那膜的柔弱的部分,就像纤毛一样短暂、脆弱。而且,人早就在杜撰一种存在,他认为这种存在使他自己高于其他生命。几千年来,人就这么绞尽脑汁,用心独专地想象着。因为是幻觉,所以,这种想象今天如同过去一样没有使他满足。人乃是扎根在自然之中。
人类沙文主义者自命“万物之尊”,相信“人定胜天”,以为自己优越于其他生灵,以为人类能够主宰外部世界和自身命运。对这种由来已久,几近“众志成城”的狂妄,作为生物学家的刘易斯·托马斯从独特的角度予以批判,他以调侃的语调揭示一个世人不愿承认的事实:实际上,人与其他生物的同一性比其特殊性更为重要。
预习参考
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写作背景
1970年,刘易斯·托马斯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应邀在一个关于炎症的学术讨论会上作“定调演说”。他轻松幽默的泛泛之谈被录音、整理,传到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编辑手中。主编并不同意他的看法,却喜欢他的格调,便以朋友的名义请他为月刊写一系列短文。兼着诗人、散文家的刘易斯·托马斯欣然从命,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四年之后,就有了这本《细胞生命的礼赞》。
相关知识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它的结集出版,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了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十八年中,这本小书连印二十几版,至今在世界范围内畅销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后来《水母与蜗牛》和《最年轻的科学》出版时,书商都不需要做广告,只需喊一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新著”就行了。
文题资讯
“社会”本来是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作为一篇论述生物群居性的文章,标题为“作为生物的社会”,意在提醒人们不可忽视这些群居的生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重要,它们有我们人类共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