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一体化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6 12:10:5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500字。
《项脊轩志》教学一体化案
扬中树人朱云峰
一、教与学的目标
    1.理解作者借项脊轩所传达出的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2.增强语言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3.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二、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1.    这是一篇以抒情见长的美文,理解作者所抒之情当是教与学的重点;
2.    从鉴赏的角度看,对文章表情达意的关键处、精妙处、奇特处的品味鉴赏是教与学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的预设
1.以引导和点拨为主要教法,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情真之美;
2.以诵读和讨论为主要学法,在合作探究中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课  前  案
一、了解作者
1.归有光是   代散文家,字      ,号        。江苏昆山人。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35岁)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       先生。嘉靖四十四年才中进士,授长兴知县。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至于名称由来,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       ,即书斋。归有光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
归有光的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中《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它的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也很感人。
归有光的散文对清代影响很大。清代散文的主流是桐城派,桐城派主要人物之一姚鼐认为归有光直接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二、基础知识练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