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
古诗文名句名篇复习应试指南
福建永定一中 张万平
名句名篇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些名句名篇,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熔为一炉,语言简炼,涵义深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语文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高考的考查内容,更是为作文积淀素材、提升文采的重要环节。进入高三,考生必须重视名句名篇的复习。特提出如下复习及应试意见,供考生参考。
一、了解命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
了解命题特点,就是要了解“考什么”、“怎样考”的问题,即选句的思想内容、考题的表现形式。
纵观这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名句填空选句均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其中很多属广泛流传的经典句子,大部分选句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四种:1、抒发理想情怀的句子,包括忧国忧民、坚强意志、崇高理想、博大胸襟等。如2005年福建卷:“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06年北京卷:“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天归心。”(曹操《短歌行》)2、揭示某种哲理的句子,包括为人处世哲理,事物发展哲理等。2005年广东卷: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2006年江苏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描绘优秀意境的句子。2005年广东卷:“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2006年重庆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展现传统美德的句子,包括治国治家、志向追求、谦虚谨慎、友谊亲情等。如2004年辽宁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2006年上海卷:“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从题型看,近几年以续写型填空为主,也就是“镶嵌式”完句填空,即直接写出与所给诗、文相对应的上句或下句,即使是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卷,这种题型也是一统天下,倒是福建、湖北、辽宁等地考卷在题型上有所创新。续写型填空题型,不兜圈子,直截了当,但无法回避机械记忆的弊端,只识记轻理解,不太符合新课程标准能力培养的要求,因而下面几种名句填空新题型考生必须注意:
1、理解型填空。它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能根据题目提示或要求填写句子。如2006年福建卷:“杜甫《旅夜书怀》诗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两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