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活动式”教学的激活与创新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谈“活动式”教学的激活与创新
河西中学 刘家孟
摘要:传统教学难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身份,不能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活动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读、填、演、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实现自我的需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关键词:活动式,读、填、演、辩。激活,创新。
中学语文课本选用了很多名家作品,这些作品如果按传统教法,即使再深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很难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也难以提高学生解读作品的能力。因为文学作品的美是难以讲出来的,即使讲出来,也是枯涩难懂。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活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读、填、演、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
一、读。即分角色表情朗读,激发兴趣。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如果能够按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能起到感染和教育作用,还可以让学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用语,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把说和读联结起来,并形成语感。分角色朗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最适合分角色朗读的作品是剧本,人物多、对话多的课文也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