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时代语文教师的工作方式的设想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关于信息时代语文教师的工作方式的设想
——读《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札记
无锡市荡口中学 蒋红建
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络和光纤通讯的出现及广泛应用,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对于信息时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展望,而信息时代(语文)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便成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话题。以下是本人在研读《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过程中的札记,只是一些对信息时代语文教师工作方式的设想,仅作抛砖引玉。
一.借助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拓展了教学资源的外延。新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资源内容已做了相应的补充,其中网络教学资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而网络操作技术,便成为了与常规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行的学习基本技能。通过网络搜索、获取相关资料,并组成自己思维与特点的文字,这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一资源环境下的教学,使信息时代的教育体现了语文教师作为“导学者”的积极意义。
“将我们基础教育有限的能力培养融入到无限的资源长河中”,这便是信息时代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新的工作方式之一。这要求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能扮演新的角色,以适应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的变化;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重塑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现行语文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要适应知识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应广泛涉猎一切有用的新知识,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同时信息时代,教育者与学习者并无绝对严格的界限,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交流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有质上的飞跃。
信息时代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面发生了等根本性变革,变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重塑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也是信息时代语文教师所追求新的工作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