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70个字。
盐城市二○○六年中考语文试卷指瑕
盐城市初级中学 翟建国
关键词:2006年 盐城市 中考 语文试卷 缺点
摘 要:对中考试卷的研究和反思可以加深一线教师对中考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可以使平时的命题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甚至可以成为中考命题者的参考,以便改进今后的命题。文章指出了2006年中考试卷的一些不足,期望中考试题在科学性、区分度、本地文化挖掘等角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盐城市二○○六年中考语文试卷在形式和内容上较前都有一些改革,绝大多数题目在区分度、难易度上拿捏了很好的分寸。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笔者在学习这份试卷时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提出来,请方家指正。
一、部分题目缺乏科学性
比如,在2006年《盐城市中考说明·语文》(以下简称《中考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那么,这里的“常用”二字该如何理解?可能各人的看法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各执一词只能引起毫无意义的争议。因此,我们的看法都不算数,只有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才是权威的。换句话说,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的要求学生认读、书写的汉字,应当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以下简称《字表》)的范围之内才是合理的。然而遗憾的是,近几年来的中考试卷屡屡考查未收录在《字表》中的字。如03年考查认读汉字共涉及12个加点字,其中有6个不在《字表》中,它们是“裨益”“沁园春”“脍炙人口”“万籁俱寂”“跌宕”“坦荡如砥”(加点字,下同);04考查认读汉字两个:“蹒跚”“流溢”,其中“蹒”字不在《字表》中;05年考查认读汉字共涉及10个加点字,其中“拈轻怕重”“忏悔”不在《字表》内。06年又有“婆娑”的“娑”,“撷取”的“撷”被用来考查学生,而这两个字也并不在《字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