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20 8:29: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90字。
2永久的悔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味文章的风格与质朴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2、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点
1、  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  引导学生深入的品味生活,珍爱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珍惜现在,珍惜未来。
教学难点
1、  对文中某些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的理解。
2、  理解全文的线索及文章的主题,了解本文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录音机、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提问后师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
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可能我们有不理解的时候,但最后我们都有会明白的。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我们的未来是他们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板书课题)
二、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提问学生回答,检查预习情况。)
(附:季羡林:学术大师,自谦“杂家”,但杂而不失精,杂中有重点。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三、初读课文,正字音,理清结构。
(一)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