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之要素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13 19:49: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80字。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之要素篇
石碣中学  刘小平
     写一篇议论文得具备三个要素,这是对考生最基本的要求。议论文的三个要素,学生个个都说得出来,可一旦写起来,有些学生可能就会丢三落四,不是少了这个要素就是忘了那个要素。因此,在高三备考阶段,我们不能忽略这项基本的训练。当然,作为一个高三学生,大的问题一般不会有,大部分都将议论文的基本框架写出来,我们在指导的时候,着力点应该落在细微处。
先看论点。首先肯定是要有论点,不仅要有中心论点,而且还要有分论点。论点一定要用一句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其次,还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笔者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句子的结构要一致。请看《理想的阶梯》全文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 论述中心论点几个方面的分论点 作用论据的事例 
   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第一方面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马克思、诺贝尔刻苦钻研,废寝忘食地工作态度。 
 第二方面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在短暂的一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第三方面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伽利略、布鲁诺、高尔基、华罗庚、开普勒、道尔顿、爱因斯坦在困境中奋斗不息,顽强拼搏。  
这是一篇典型的中心论点加分论点的议论文。它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材料丰富,简单易学。因此,我把它作为议论文的典范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反复揣摩,认真模仿,从中学习怎样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把它们放在什么位置等等。 
再说论据。一篇议论文既要有道理论据,也要有事实论据。我指导学生训练的重点是怎样用好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就是摆事实,举例子。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繁简的问题,二是事实论据与论点的联系问题,三是材料的多与少的问题。 
议论文中叙述事实该繁还是该简?毋庸置疑,宜简不宜繁。但我们有些学生就是不懂,一叙述起事例来就长篇大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全出来了,弄得文章前后像议论文,中间像记叙文,四不象!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限制字数。我要求我的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叙述一个事例一般不要超过100字。我把《说“勤”》中的一段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仔细体会,好好学习: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滑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有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这段文字不到300字,可却列举了五个事例,确实是我们的学生模仿的典范。 
议论文中仅有论点、有事例,很显然是不够的。论点和事例之间必须有一些东西将它们联系起来,这就需要必要的分析说理了。我们看下面这个议论片段: 
 古今中外,凡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人,都是“胜不骄,败不馁”的。 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从不因自己的发明项目问世而有丝毫的骄傲;相反,他把每次成功都看着是新的开始,这样使他的成果达到了数以千计的地步。难道他的每一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