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6/11 6:59: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000字。秋声赋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把握文言知识点。 
2、文初步感知课文,理解作者摹写秋声的方法。 
3、通过文本研习,了解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研读文本,理解作者摹写秋声、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相关知识补充 
1、走近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2、文题背景: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3、赋: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学过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掌握生字,翻译课文1、2两段,把握文言知识点;初步感知作品写景抒情的结构特点。 
一. 导入 
自然界的秋天是一个百卉俱腓,众芳摇落的季节。可在我们学到的文学作品中,秋天总是萧瑟肃杀的,它常常寄寓着一种繁华的消逝或一种心绪的黯然。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到过的描写萧瑟肃杀之秋的一些名句或名文: 
…… 
枫桥夜泊(唐•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登高(唐•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雨霖铃(宋•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汉乐府•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其实只要我们了解我们祖国沧桑的历史,我们会理解,这是与中国古代文人普遍而深刻的失落心态有着某种自然的契合,于是我们常常在描写秋天的诗文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伤感。其中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应该是写尽了秋的悲凉。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秋声赋》。 
二.先听课文录音,整体感悟内容。 
…… 
1.读准下面几个词语 
悚(sǒng)然    萧飒(sà)   鏦(cōng)鏦铮(zhēng)铮    砭(biān)人肌肤       戕(qiāng)贼 
2.这是一篇文赋。文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再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学过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结合这样的理解,思考一下,文章哪些自然段是描写秋声的。 
…… 
第1、2两段。 
三.朗读第1段,结合有关资料翻译第一段。 
…… 
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