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重庆 liuziqiang)
一、题型及解析示例:
(2003全国高考)见《五年高考》
二、考查的主要内容:
(一) 理解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题型及解题示例: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解析]A项中“竟死”指“一直到死”。B项中“将兵”意为“统率军队”。C项中“曲折”指李广行军迷路的实际情况。答案:D
错解分析:错选B,把“广之将兵”误理解为“李广的将领和士兵”。
方法技巧:A项解释不正确。首先从文章语境来推测:①此词前为“以射为戏”,既为“戏”,死去的可能性即不大;②若死,其后却是“广之将兵……”,没有能与之直接承接的内容。 B项句子的主语是李广,若按句后的解释,则后文的主语为“将领和士兵”。C项“弯曲道路”不符合语句的整体意思。
2、考查的重点:
大纲要求120个实词(见有关资料)。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现象:
(1)古今异义: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
(2)以单音词为主,间以双音词:不要把双音词拆开来理解(如联绵词、偏义复词等),更不能将相邻的两个单音词看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3)一词多义:注意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以及在文中的语境义。
(4)通假字:注意音同形似与音同形异、音近形似与音近形异、音异形似。
(5)词类活用:特别应注意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
3、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一些常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