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7 11:47:3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00字。《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饶平实验中学 江之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2、感受传主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与传主、作者对话,从而返观自身。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
3、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传主丰富的心灵世界,从而完善自我人格。
教学重点:1、通过文本的解读,分析主要人物项羽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   
2、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准确筛选信息,分析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史记》及其艺术特色    
 2、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史记》知识复习:
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6千余字,由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组成。本纪共12篇,主要叙述帝王事迹;表十篇,是各代的历史大事记;书八篇,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史;世家30篇,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70篇,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的传记,少数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首领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其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人系事”。五体之外,互见法和“君子曰”的评论也是《史记》的重要体例,对后世亦有重大影响。
     3、艺术特色: 
            (1)在叙事艺术方面,叙述客观,“寓褒贬于叙事之中”;选取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故事,富于戏剧性;运用传说性材料,以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创造“互见法”,即是将某人、某事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以本传、某一地的叙述为主。
             (2)在人物塑造方面,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特征较鲜明,还具体表现在偏好奇人异士,注重命运变化,善长人物的外貌、神情及细节描写;
              (3)在语言艺术方面,总体风格为淳朴简洁、疏宕从容、变化多端、通俗流畅;将古代语言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巧妙融合。 
四、《项羽本纪》
           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纷争、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业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本文所节选的,是《项羽本纪》的几个章节:“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五、梳理情节
          少怀壮志:叙述项羽的家世、才力和抱负,青年时代的项羽任武好勇,并已具有反秦意识;叙述项梁、项羽响应陈涉起义,杀掉会稽郡守而举事的经过。
          叱咤风云:项王吓退汉军中“善骑射者楼烦”,并“伏弩射中汉王”,使汉王受伤,逃入成皋;项王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外黄当坑者”,使百姓“闻之皆下项王”;汜水之战中汉军打败楚军,项王引兵而还。
          垓下悲歌:诀别虞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六、学生置疑     重点文言知识:见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