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00字。《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饶平实验中学 江之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2、感受传主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与传主、作者对话,从而返观自身。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
3、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传主丰富的心灵世界,从而完善自我人格。
教学重点:1、通过文本的解读,分析主要人物项羽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
2、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准确筛选信息,分析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史记》及其艺术特色
2、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史记》知识复习:
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6千余字,由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组成。本纪共12篇,主要叙述帝王事迹;表十篇,是各代的历史大事记;书八篇,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史;世家30篇,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70篇,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的传记,少数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首领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其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人系事”。五体之外,互见法和“君子曰”的评论也是《史记》的重要体例,对后世亦有重大影响。
3、艺术特色:
(1)在叙事艺术方面,叙述客观,“寓褒贬于叙事之中”;选取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故事,富于戏剧性;运用传说性材料,以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创造“互见法”,即是将某人、某事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以本传、某一地的叙述为主。
(2)在人物塑造方面,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特征较鲜明,还具体表现在偏好奇人异士,注重命运变化,善长人物的外貌、神情及细节描写;
(3)在语言艺术方面,总体风格为淳朴简洁、疏宕从容、变化多端、通俗流畅;将古代语言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巧妙融合。
四、《项羽本纪》
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纷争、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业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本文所节选的,是《项羽本纪》的几个章节:“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五、梳理情节
少怀壮志:叙述项羽的家世、才力和抱负,青年时代的项羽任武好勇,并已具有反秦意识;叙述项梁、项羽响应陈涉起义,杀掉会稽郡守而举事的经过。
叱咤风云:项王吓退汉军中“善骑射者楼烦”,并“伏弩射中汉王”,使汉王受伤,逃入成皋;项王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外黄当坑者”,使百姓“闻之皆下项王”;汜水之战中汉军打败楚军,项王引兵而还。
垓下悲歌:诀别虞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六、学生置疑 重点文言知识: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