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40个字。
二 溪水
上海市恒丰中学 罗湘聆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和品味,体会本文的语言美,把握溪水的形象特点。
2、 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崇尚自由的思想感情。
说明:
《溪水》是一篇清新活泼的写景散文。作者把溪水比作少女,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溪水的美,溪水的灵性,溪水的神采,通过少女的温柔、忧伤、活泼、愤怒表达出来,神形毕肖地写活了溪水。学习《溪水》,就是感知美、欣赏美、体验美的过程。不仅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欣赏溪水的自然美,还要感受作者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深入文本,在对具体段落的朗读、品味中,把握溪水活泼、执着的特点。
2、 难点: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说明:
《溪水》是一篇美文,文笔清丽,语言流畅。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是深入文本的有效手段。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溪水”这一艺术形象里,除了自然之美以外,还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之美,作者感受自然景物而来的启迪、联想、思想感情在“少女”这一形象中得到升华。理解了这一点,自然也就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有雅兴参观水石的争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1、展示几幅不同姿态的溪水的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片,为什么?
2、照片中的溪水姿态万千,那么作家苏雪林笔下的溪水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溪水》吧!1、观看图片,自由发言。用几幅不同姿态的溪水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笔下的溪水的特点。要求:(1)、思考:作者描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溪水?作者描绘了一条怎样的溪水?(2)、圈划出有关语句。
2、请同学们交流思考结果。1、(1)找到“在夏天的时候”和“几番秋雨之后”两句,明确课文描写了夏秋季节的溪水。(2)可通过课文的一些关键词句,如“淘气”、“本来温柔得像少女般可爱”、“她是如何的沉闷呵”、“水恢复从前活泼和快乐了”、“欢喜捉弄人”,初步了解作者笔下的溪水时而忧伤、时而活泼,变化多姿。
2、交流初步阅读后的感受。课文主要描写了夏秋季的溪水,明确了这一点,即初步理清了课文结构,而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