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菱学诗”看语文学习的向师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10 16:5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从“香菱学诗”看语文学习的向师性
江苏南京中华中学   莫春雷
《红楼梦》中 “香菱学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语文学习范例,成功里面既有学生的因素,也有老师的因素。这里我想就“学诗”中的“向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教师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处世态度乃至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语文学习中表现尤其突出。语文教师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谈吐、丰富的情感、高雅的情趣以及人格上的独特魅力特别容易使学生产生羡慕、亲近、崇拜的心理,一旦产生这种心理,他们就会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关怀、引导,希望自己能够亲近老师,效仿老师,能够和老师交流,具有像老师那样的学识修养,或者就希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也很有可能因而对这门功课产生热爱之情,投入大量的精力。 “学莫便乎近其人”,向师,才能近师,才能把老师所具有的学科才识和能力作为提升自己的目标,才能不断地努力趋近他,平视他,甚至超过他。这在人文性极强的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它就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种可贵的向师性,我们不仅要客观地认识它,还要保护它,珍惜它,尊重它,引导好了,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很好的动力。
香菱学诗的兴趣最初突出地表现为“羡慕”。宝钗之所以带她入园,除了薛蟠远行香菱暂得松口气之外,还可以每夜“伴针线”,但更主要的是“我知道你心下羡慕这园子已不是一日”,香菱自己曾说:“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她羡慕的自然不止是园中的好风景,更是能够生活在大观园中的小姐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那种“菊花赋诗”“海棠起社”的清新风雅。这本是她生命中应有的内容,虽然她“薄命多舛”,但本性中依然有着强烈的向往。她羡慕她们,在学诗的时候,这种强烈的羡慕和向往成为她不竭的动力,每一个小姐也都可以成为她的诗途上的老师。
我们来看看薛林二位对于香菱表现出的这种强烈的“向师性”的不同态度。大观园中两个才女林黛玉与薛宝钗,才力难分高下,香菱是跟随薛姑娘进的园子,起居也随宝钗。“近水楼台先得月”,宝钗又是一个公认的贤人,待人是最好不过的。按理,宝钗就是香菱学诗的最好的老师了。如何香菱在学诗的时候,反倒舍近求远,总是兴兴头头地往林姑娘那儿赶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