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120个字。
中考复习知识归类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三中 田 锋
文言文整体阅读
【考点解读】
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教材篇目为主,适当向课外延伸。选取的课外材料主要是比较浅显的趣味性记叙文,还有部分哲理性短文。
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
①文言文有关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史知识;
②关键的文言短语或句子(主旨句、警句、名句等)的翻译或大意的理解;
③文言文语句的朗读节奏的准确把握;
④词句的表达特色及表达效果的简单品析;
⑤文言文段意、文意的大致理解;
⑥文言文段、篇结构层次的把握;
⑦文言文写法特点及语言特色的简单评析;
⑧发挥联想与想象,描述诗文名句的意境;
⑨结合原诗文,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感想。
⑩根据原诗文进行适当的迁移延伸与运用。(如根据某词写成语、根据某名句写与之类似的诗文名句、在现代文中化用文言诗文名句等)
【知识网络】
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简练、典雅为特点的书面语言,在我国历史上曾经长期使用过。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句式都有很多不同,但是现代汉语毕竟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只要善于比较,从中掌握一定的规律,阅读文言文就不难了。
文言文阅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把握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和意图;
②理解文言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
③掌握文言句子的几种特殊形式,把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起来,把颠倒的词序转换过来;
④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要善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中心。(也包括作者思想感情、态度、性格特征及精神品质,段意、层意、句意、结构特点、写法特点、自己的感受。补充事例及名言。)
⑤辨清不同类型(记叙类、非记叙类)的文言文,要从文体特点上进行分析,整体感知。
【考试指津】
1.平常复习时要做到:
(1)养成吟咏、背诵文言诗文的好习惯,加
(以初中语文课本篇目为主,适当向课外延伸)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2004年青海省湟中县实验区中考试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由是感激: ④遂许先帝以驱驰:
2.用“/”给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愿 陛 下 亲 之 信 之 则 汉 室 之 隆 可 计 日 而 待 也。
3. 第①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并在选文中用“ ”划出相应的句子。
4.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