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及传统文本差异讨论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其他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18 1:0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网络及传统文本差异讨论
岳燕芳
姑且先称其为“网络文学”,因其尚无名词可以概括,也许只能称为“网络写作”,尚处于萌生、起步阶段。在评奖介入前,不过是个后娘孩子,自生自灭。写手们的主旨多是“作不可言之言,写不好说之说”,传达个体欲求。传统写作,写手们被文学的载体阉割,要写什么、写出来的东西的价值判断都是既定的,如果违背游戏规则,作品就不可能发表。网络写作,因不受传统文学发表及出版机制的限制,故而更加接近自我表达的天性,文本无界限,追寻个人表达、寻找语言快感,不受传统文本检阅。
从文学角度看,文学是一种专业性的技巧,影响思想,具有解构作用。网上新生代凭借其独特的想象力,用与其本意若即若离的词汇自由发表言论,语境强烈扩张,使网络写作别具特色,未必依照故旧的文学样式,以美文,或超文本写作,直接表达诉求。
同几乎所有的网络爱好者一样,我是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接触网络文学的,从一开始的读,到后来尝试性的写,不敢说多么了解网络文学,更不敢自吹自擂的妄想作出多么高深的评论,只想说说自己对网络及传统文本差异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1)文本的词汇性差异
  网络文本最注目的是其特有的语言符号的构成。大量使用计算机世界的软硬术语。ICQ、聊天室、BBS上的习惯用语和情景渲染,不想提却不得不提的网络文本大众化的开山之作《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开头部分:"跟她是在网络上认识的,怎么开始?我也记不清了,好像是因为我的一个plan吧!那个plan是这么写的……"这种人物的独白式出场成为网络文本的一大特色,直接交代个体意识及语境,而观者直接由此导入文本角色。
  网络写作中使用大量习惯用语("MM","GG",":)")借以交流,面对特殊读者群使用特殊用语的写作方式成为网络文学的一大手段。与占上网总人数76.8%的年龄介于18岁至30岁的城市人群作为网络的中坚力量有关,时下的流行语成为网络文本的重要部分,清楚地表明了网络文本的时尚化和快餐化。
当然,社会有阴暗面,网络文本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自然也不例外。某些文字中除三字经TMD、NND,就是秽言秽语。心理的阴暗、人格的低下、教养的匮乏,可见一斑。此等网络语言实实堪虑,此为虑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