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两大题,27小题,约8540字。
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9分)
1.“时尚阅读”与“流行品味”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文学在时尚与流行面前是拒是迎,作家与读者有着各不相同的选择。我们曾见到有作家为“畅销”二字所诱,改文风,换手笔,写出风格大变的流行作品;我们也曾见到有读者为“时尚”、“流行”的无形威压所屈服,气喘吁吁、顾盼连连,追星逐浪、手不释卷,到头来胸中积垒块万千,内心堆砌芜杂一片……作家与读者,这文学始终两端的重要参与者,都为这共同虚拟制造的“时尚”与“流行”累得筋疲力尽,失了根本,文学,在热浪阵涌的时尚流行面前该如何选择定位?
2.文学作为更高的悬浮其上的意识形态,并非总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一致同步;文学也同样不需要与现实的时尚潮流步调整齐、并辔而行。与文学作为自觉、理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相比,流行与时尚更直接地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面向普通大众口味的经济生产活动,直接感应着流行与时尚的最新动向,并进而影响和回应着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状况。
3.文学作为体现历史自觉精神力量,承担着书写社会良心的责任。引导阅读潮流、创造健康时尚,是每一位文学事业参与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在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的市场运作中,文学应该在更高的自觉层面上涵容时尚、筛选潮流、引导方向。文学要以锐利的观察、灵敏的感受、卓越的智慧和深沉的爱心,分辨出哪些是时代激湍的一时飞沫,哪些是将长留青史的永恒瞬间,哪些是绚目一时的彩虹云霓,哪些是形成恒久影响的时代气候……
4.文学应该挖掘时尚流行之下的积极活跃因素,使时尚和流行成为经典。“舟行李太白,岸登谢灵运”,“家家井水,户户柳词”,东方的唐诗宋词创造了“传诵一时,芳泽千古”的经典时尚,莎士比亚在西方也树立了“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时代“的源远流行。文学有时也应该与不自觉的市场运作保持一定的距离,文学要引导时尚、涵容潮流,而不要被时尚吞没、被潮流裹挟。
5.在过往的时代,这样的情景并不鲜见:真正能够书写一个时代、并代表这一时代的作家,被拒斥在时代的时尚流行之外,他们在喧嚣的时尚潮流远处默默无闻、身影踽踽。历史,需要在这时尚与流行的潮声飞沫歇息下来好久,才蓦然然发现她自己的真正娇子。一百七十年前的法国巴黎,一位来自外省的青年人正背负着做生意欠下的十多万金法郎的债务,靠一杯接一杯的苦咖啡昼夜不歇地写作着,在“才子”频出的巴黎,乔治•桑注意到了这位外省青年的写作意义,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在众多的作家中,他并不显眼,但我认为这位名叫巴尔扎克的人将会为我们留下些什么。”这是又一种文学大师契入历史的方法,他们以对所处时代的时尚流行的自觉反动,进而跳跃进入未来时代的真正主潮之中。
6.文学是时代的水文观测站和水流调节站,它不应把海边的飞沫和近海的浅浪当作历史记录加以保留,它要在时尚与流行的更深更远处触摸来自大海深处的潮流涌动。它一边观测、一边调节,一边梳理、一边引导……文学与社会诸多要素在一起,为社会在现时和未来能够有更好的生存环境而发挥着自觉的历史作用。所有的努力调节与引导,都使大海在未来成为子孙后代们真正的母亲和故乡。
7.我们的后人将呼吸着健康的时尚空气,品味着即将成为经典的流行作品,构建着自觉、合理的社会运行模式,文学艺术大师们,将幸福地被同时代的人们认出并珍惜。
(1)写出一个与:“并辔而行”意思相近的成语: 。(1分)
(2)“家家井水,户户柳词”中的:“柳”指 朝的柳永。“舟行李太白,岸登谢灵运”中的“李太白”指唐朝的李白,他号 居士。(2分)
(3)“乔治•桑”说的“巴尔扎克”为后人留下的作品集是《 》。(1分)
(4)第三节中的“彩虹云霓”在文中的意思是
;
“时代气候”在文中的意思是
;
(5)乔治•桑注意到了这位外省青年的写作意义,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在众多的作家中,他并不显眼,但我认为这位名叫巴尔扎克的人将会为我们留下些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
。(3分)
(6)在语段中,文学的功能指的是 。(3分)
(7)“在过往的时代,这样的情景并不鲜见”,请再叙述一个“这样并不鲜见的情景”:(字数70字左右)(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4题。(19分)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冒险?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答案逐渐明朗——人类是在利益驱动下冒险的,冒险的,越是肯冒险,就越有可能变强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杰伊•弗兰最近提出了一项理论,并得到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