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4 9:58: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60字。八声甘州 
上海市嘉定一中 商延荣 
 教学目的: 
1、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以及“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归的感情。 
3、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说明:   
柳永的这篇《八声甘州》可称为其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王国维更把这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媲美,认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从词的内容看,这首词写的是羁旅行役,思乡怀人。我们知道柳词以柔婉见长,可此词却由于登楼临远而使词的意境开阔起来,在“绮靡”中透出一种悲壮,正如苏轼所言“不减唐人高处”。此外,这首词还采用了“主客移位”手法,将诗人深深的怀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在教学中若能围绕这两点展开,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这首词,正确地理解诗中的形象及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体味视野开阔、意境高远雄浑的词句以及“从对方落笔”的抒情角度。 
2、理解意象所蕴含的诗人感情。 
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说明: 
在我国古代浩若烟海的诗文作品中,有很多积淀了我们民族深厚感情内涵的“意象”。诗人往往借助于诗歌中的这些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意象内涵的理解去解读诗歌,把握诗意。如诗中的“暮雨”“残照”“关河”等等意象。在理解意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渲染氛围,导语引出作品1、在上课前播放《思乡曲》(马思聪)
2、在古代诗文中,有一种意象寄托的感情最复杂,这就是亭台楼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寄寓在亭台楼阁中的,有歌舞升平的宴乐,踌躇满志的喜悦;有一展襟怀的豪迈,凭吊古人的感慨,去国怀乡的牢骚,英雄失路的悲愤;有友人离别的销魂,死腹盼归的粉泪,儿女私情的管弦……这节课让我们伴着这如泣如诉的乐曲,走进北宋词人,中国婉约派词作代表人物柳永的内心世界,看看他的代表作品《八声甘州》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感染情绪
1、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音乐的感召就是情绪的渲染。课前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以便激起学生的情绪。2、设疑问、引思考。在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