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讲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20 16:0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0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讲座
双柏一中 张有旺
文言文阅读总则:解答文言文阅读试题,一要靠知识积累(常用虚、实词基本用法及意义,重要文学文化常识,常见通假字,重大的历史知识等等);二要靠基本技能(词类语用、不同句式的判定、辨析,翻译、归纳、分析等能力);三要靠灵活运用的能力(依据具体语境、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从而准确解决问题)。只有在这三方面努力,才能真正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一、文言文阅读技法——回环·置换·共振·探雷
1、回环法。回环是就文言文段的反复阅读而言的。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规律是:一遍读,动遮雾漫;两遍读,云开雾散;三遍读,则云雾难见。回环阅读:粗读——细读——重点浏览。通过回环阅读,考生便可较全面、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人物、事件、词语及语境等诸多信息,这就为解答试题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应试实践表明,千妙方,万妙方,回环阅读是第一方。
2、置换法。此法可用于解答虚词异同分组辨析题。所谓置换法,是指在辨析每一支项上下两句的两个加点虚词时,将已知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入另一句,将另一加点虚词置换出来,进行分析、推敲,如其能与该句相融合、相协调,语意贯通畅达,则判该支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反之,则判为不同。运用置换法解答虚词异同题,较之常规操作法,其好处有二:一是快捷省力,二是能突破考生在词语理解方面的个别“盲点”,准确无误地做出选答。
3、共振法。此法可用于解文言实词正误辨析题。共振,本是一个物理学术语,将共振原理引入文言实词试题解答,即:设定“我”对文言语句的理解为“电视机”,试题支项对该语句的解说为“电视台发射机”,二者“振荡”比照,如无悖逆不谐之处,我们就说二者可形成共振,即判该项为正确的,反之,则判为错误的一项。运用共振法解答文言实词解说正误题,其妙处在于,它能够使考生化未知为已知,化模糊为明朗,从而快速准确作答。
4、探雷法。此法可用于文言文阅读理解信息归类题。探雷法具体操作步骤有二:第一,反向切入;第二,扫描支项,探雷删项。
综上所述:回环,弄通文义;置换,以明驱迷;共振,巧绕暗礁;探雷,以简驭繁,准确快捷。这就是文言文阅读应试的四条技法。
二、文言文解题技巧
1、以题解文。
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最后的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2、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例如1994年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因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   
3、以注解文。
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例如1991年试题中有一句“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命题者给“叔段、州吁”的注,并在注解的基础上出了一道题:“对于琅阝王邪 王,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原因是(什么)。”“这实际上考查学生以事解文的能力。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