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辨、删、改、读、背——《蜀道难》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4 16:40: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40字,研究性学习设计,体现学者型教师的素养。  
写、辨、删、改、读、背——《蜀道难》教学设计
  吴金昌
  设计思想:
  1、治学方法的指导、治学精神的培养是本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2、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所学诗歌融入我们的文化血脉中,“使其言皆出我之口,使其意皆出我之心”。
  3、教学结构采用板块式,写、辨、删、改、读、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逐一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识记诗中几个难写的生字:嚱 巉 豗 砯
  2、通过材料辨析,学习文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大胆想象,小心求证。
  3、运用施蜇存的“剥皮抽筋法”理解诗歌的主旨;改写诗歌,体会李白诗歌雄奇飘逸、光怪陆离的浪漫主义特色。
  4、学习运用朗读技巧(重音、停顿、扬抑、语气)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5、背诵诗歌。
  课时安排:根据学生程度,安排1-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写——识记难字
  同学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偶像吗?
  他叫莫砺锋,曾经当过农民,作过临时工,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学术兼职有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1991年被国家教委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同学们想知道莫先生的老师是谁吗?
  他就是南京大学文学院的程千帆教授,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大师级的人物。
  同学们想知道程千帆教授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吗?
  莫砺锋教授回忆说,“程千帆先生别要注意科学研究中基本操作的训练。例如:应当把研究生论文当中出现了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语法不通的句子以及引用别人的论点而不加说明的情况等,看作是自己的失职。因为这些情况的出现,正反映了自己平日对他们要求不高。训练不够,也就是对他们爱护不够。” 
  语文学习伴随着我们一生,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识字,识字量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大家任何时候也不应忽视它。请同学们画出课文里你认为比较难写的字,把它们认真的写一写,记住它们。
  【听写】
  嚱 巉 豗 砯
  二、辨——学会研究
  关于《蜀道难》的主旨主要有四种说法:
  ①此诗系为房(王官)、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
  ②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