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解答五法
洪方煜
文言文阅读题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考生在这方面的得分情况却不甚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总结出几种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方法,以供学生参考。
一、古今对话,辨别是非
古今汉语之间虽存在很大差异,但两者之间毕竟有渊源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不少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至今沿用,有些文言词语虽然在意义上与现代汉语相差很大,但在语法上保持着相近的功能。这种区别与联系可以引导我们通过以今溯古的形式去思考文言文,求得解题的玄机。具体来说有两方面:
一是依据古今汉语语法相通来解题。如2001年高考第12题: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纵反间于燕。
B.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 而城中鼓噪从之。
D. 燕军扰乱奔走。
简析:古今汉语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时,许多词语需要单字变双音。如古文中的“南”多译为“南面”。根据这一点,古代表达“南面”的意思时称“南”即可,“南面”在古文中则多为宾语前置,应理解为“面南”,故可排除B。文言文中还有一个特点是“名词+动词”这种结构不是主谓式,就是前面的名词活用作状语,C项中的“鼓噪”显然为后一种情况,可理解为“用击鼓的形式来呐喊助威”,而现代汉语中“鼓噪”中的“鼓”也为动词,“鼓噪”意为“喧嚷”,故C项亦可排除。“扰乱”在现代汉语中后可跟宾语,如“扰乱治安”“扰乱秩序”等,意为“使混乱或不安”,而D项“燕军扰乱奔走”中的“扰乱”显然不能跟宾语,故应视为不同,给予排除。只有A项中的“反间”古今都表示一种计策,用法相同,故为正确选项。
二是根据现代汉语中遗留的文言现象来解题。如1996年高考第12题: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永以书抵幕府。抵:送达。
B. 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迕:违背。
C. 或遂寝而不行。寝:止息。
D. 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贾祸:消除祸患。
简析:现代汉语中的“直言贾祸”是文言文中遗留下来的词语。其中,“贾”的原义为“买取”,引申为“招引”“招惹”,据此,D项的解释有误,为正确选项。
二、追根溯源,破解谜底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错误题干往往具有很大迷惑性,容易使考生望文生义或曲解词义。因此我们在答题时,一定要把题干还原到原文中,从“源头”找答案。如1998年高考第22题: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以下B、C、D三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