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50个字。
2007年初三毕业班教学、复习经验
罗源第三中学 高琛
众说周知,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2005年命题指导》提出,语文学业考试的内容应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2007年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以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的形式出现。其中积累与运用涉及的内容很多,有字词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病句的修改、修辞的考查、名著阅读、古诗文积累、语言的实际运用、综合性学习等。今天我就结合近年来参加毕业班教学的经历在此与同行探讨点滴复习方法。我主要从语法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某些方面来谈谈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㈠重拾语法知识
我觉得重拾语法知识势在必行,可能有的语文老师觉得语法知识不作考试要求,不要浪费时间。但我认为掌握了语法知识不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其他学科题干阅读理解,主观题的表述也起了很好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不至于出现一讲到句子的语法成分,学生就问“是不是相当于英语中的主语、状语……”此类尴尬而又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
教给学生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主干以及词性等语法知识,就能判断是否句子成分残缺,是否成分多余,成分搭配(主谓、主宾、动宾、定中、状中、中补)是否得当,句式是否杂糅,语序是否不当,这样令同学头疼的改病句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还有助于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例如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判断句……,有助于辨析词性活用现象: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活用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加深对文言知识的掌握,促进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自然对于判断对联结构,运用对偶句仿写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㈡归类整理文言知识
2007年中考选择题的出现,打乱了以前文言字词只考查一篇课文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