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9张,内含视频文件,另有鉴赏复习指导,约5240字。
中考诗歌鉴赏题复习指要
诗歌鉴赏类的考题通常放在阅读理解或积累与运用部分,一般为两个小题,所占分值4分左右。取材以课本内(含读本)为主,也有取材于课外浅易材料的。以考查古代诗词为主,近年来语言美、立意好的现当代诗歌也开始进入考卷。考试内容以赏析诗词的内容、主题、表达技巧为主,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中考古诗词考查有两个明显的转变:一是由对一般性识记和理解的考查转向以欣赏能力为重点的考查;二是由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题。
一、对古诗词的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段话包含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学习古诗词的目的,即“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二是学习的方式,即“积累、感悟和运用”。解读古诗词都是建立在对诗词内容、意旨的理解之上,如果没有理解,也就不可能有赏析。只有反复阅读,理解了诗的内容,才能做对题目。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多读,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仔细品读,把握整首诗表达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其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并能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其次要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诗句的表达效果。
综合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常见题型有:
1. 炼字“诗眼”型
常见的题目形式: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从哪一句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古人炼字妙在何处。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例1】(2006年江苏省盐城市卷)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指津:第1小题考查对诗句表达技巧的理解。炼字这类技巧的赏析主要是从它的表达效果方面去谈自己的理解——谈所用字的准确、形象、意蕴。第2小题考的是对诗歌主题(意旨)的理解。主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此诗所用到的一些意象“月”“行舟”等,并结合诗中的一些关键词“游”“怜”“送”等,就能达到理解诗歌意旨的目的。
参考答案:(1)“尽”“入”“下”“结”“怜”等。如:“尽”字意思是山消失了,表达了刚从三峡顺流而下的诗人望见荆门山一带广阔的原野风光顿生的喜悦开朗之情。“下”是动词,月亮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落,想象奇特。(2)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