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4 9:05: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090字。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熟读)全文。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三、教学难点 
  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
  五、教学时数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史以“诤臣”称之。
  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解题: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 。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里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标题中“谏……疏”是古代大臣写给帝王的就某事进行劝说的奏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十思”是本次劝谏的内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