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三语文创新试卷(四年制)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初三语文创新能力竞赛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00分)
(设计人:利津镇三中 胡长军 马兴乾)
题号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五)得分
阅卷人
一.积累和运用(共10分.第1\3题各2分,其余各1分)
1. 找出下面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请清道夫来打扫街区,请搬运车来搬运垃汲。
(2)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跨;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用远记住它。
2. 用“/”线划出下面诗句中的朗读节奏。
(1)请用他们虔诚的眼睛凝视天边我将给所有期待我的以慈善的光辉
(2)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3.指出下面诗句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2)有的人它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它活这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
(3)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4)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4. 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 )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
处。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
子。
(4)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 ),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
成丘墟。
A. 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
B. 映衬 平静 进入 毁坏
C. 烘托 平静 扑入 摧毁
D. 映衬 寂静 扑入 毁坏
5. 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
三峡( )工程完工以后,( )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 )可
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 )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 既 又 从而 B. 因为 所以 而且
C. 既 所以 从而 D. 因为 又 而且
6. 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1>还有摇荡的水草 <2>游人从桥上望去
<3>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 <4>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 <2><3><4><1> B. <3><1><2><4>
C. <2><3><1><4> D. <2><4><1><3>
7. 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孔子回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2分)
8. 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2分)
二. 阅读理解(共45分)
(一).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11—14题。(共8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 通风换气 B. 政通人和 C. 通宵达旦 D. 博古通今
10.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尽水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共9分)
向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上的勇士们致敬!
永 不 放 弃
任 蕴 少 平 安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