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中语文第四册复习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5/10 7:2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 一 单 元
一、学习要求
1 理解作品丰富的含义
《白杨礼赞》——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
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紫藤萝瀑布》——本文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哲理的状物散文。课文用浓墨
酣畅地描绘了盛开的紫藤萝的胜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赞花之情,由此赞美了新时代开创的新生活、新气象,阐发了花和人的不幸会有,但生命的长河则永动不息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关注生活、自我砥砺的积极情怀。
《桃花源记》—— 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
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在客观上,本文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
2 象征的手法。
3 散文的特点。
4 散文的线索。
二、字词识记
奔驰(chí)  锤(chuí)炼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婆娑(suō)  秀颀(qí) 
旁逸(yì)斜出  恹(yǎn)恹欲睡   抚(fǔ)摸  
泥淖(nào) 忍俊不禁(jīn)  心旷(kuàng)神怡
矜(jīn)持  奇葩(pā)  含辛茹(rú)苦
三、文学常识
《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
《紫藤萝瀑布》—— 宗璞,当代女作家,本名冯钟璞。
《桃花源记》——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文学家,我国历史上著
名的诗人之一。
四、写作特色
1、《白杨礼赞》——
(1)运用象征,托物抒情。象征是托意于物,通过每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或思
想感情。文章中的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
(2)结构上,主线分明。“不平凡”三字,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全文的感情线索。
2、《紫藤萝瀑布》——
(1)善于抓住线索:本文以“我”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从抒写赏花之情到惜花之憾到观花之感,脉络分明,层层深入。
(2)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拟人如:“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相互挑逗。”对比也很具特色,眼前的紫藤萝瀑布与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棵紫藤萝对比,突出了花的命运与时代、与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息息相关。
3、《桃花源记》——
(1)真假结合,虚实相生。作品既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又具有强烈的真实的感人力量。
(2)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脉络十分清晰。
五、拓展练习
(一)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风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力争上游:                             
旁逸斜出:                                 2用找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3这段文字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形象,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白杨树外在的形态美,具体描写了白杨树的      、     、      和      ,可以用“   
     ”概括它的特征;第二层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可以用 “      ”来概括。
4、作者在细致描绘中渗透了浓烈的感情,字里行间激荡着对白杨树的“      ”之情。
(二)
阅读《桃花源记》第一、二、三小节。
1、《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     ,名      ,字      ,是      时代著名诗人。他的《归园田居》的名句是“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百废俱兴
3、从上面的语段中整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
4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古义 今义
阡陌交通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    
5第二小节文字可概括成一个成语:         。
6对列两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