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慧心·慧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4 17:51: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60字,东城区第十七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评审参评论文,教学生做智慧学生。
  内容提要: 将直观性较强的影视剧艺术作为一个教学的辅助手段,递进式地培养学生的看功(即教会学生培养一双可以提炼作品精髓的慧眼)、演功(即引导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融入慧心,用心去感悟和体会形象的神韵)、编功(即在学生有了慧眼、慧心这样的能力铺垫后,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最终使之最大限度地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主 题 词:     看功   演功    编功                                           
  文学作品与影视剧联姻的现象不胜枚举,前者为后者提供坚实的素材基础,后者把前者的精华呈现于可视空间,拓宽了前者的受众群。语文课堂莫不如此,饱受“快餐文化”熏染的学生对平面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有着或多或少的排斥或抵触,因而理解度也呈平面,难有深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感悟,不妨在相关的课文学习中与影视剧艺术有机结合,效果不俗。
  一、看功:影视具有书本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直观性,它能把书中未用语言描绘的细节化成画面,丰富原著内容。比如在《红楼梦》原著中有一段林黛玉初进贾府第一次吃晚饭的描述,文中只渲染了当时的气氛及黛玉眼中大户人家吃饭讲究的一步步的就餐顺序;而电视剧中林黛玉则迟迟举箸不动,低眉斜眼偷瞥众姐妹的漱洗动作,然后才有样学样,此景一看便知应了文中黛玉进贾府“时时留心,处处留意”这句话,揭示了寄人篱下的她那种异乎常人的极强的自尊。
  把影视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就注定它不同于平时的欣赏休闲状态,课堂上的“看”不是看热闹,而是看门道,不是总览,而是提炼。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各式各样的启发点来培养学生的“看功”——即教会学生培养一双可以提炼作品精髓的慧眼。
  以读本《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为例,辅之以电视剧第六集的相关片断,指导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关注点。
  (一)抓关联:在分析凤姐树威信这个章节时,我要求学生注意剧中当凤姐听到贾琏随从回来时的画面及向随从打听消息的画面,我提示学生关注画面中的时间变化——前者是白天,后者是夜深掌灯时分,为了使学生将两个独立的画面结合起来思考,我设置几个问题:
  1.我们明明看到凤姐听到贾琏随从回来时脸上一喜,且站起身来,而真正打听消息却在夜晚,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时间差?
  2.这种“时间差”形成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3.这种内在联系能表明凤姐的什么特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画面始终在学生脑中跳跃着,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关联就越来越明晰:在白天这个画面,凤姐正在教人做帐,换言之当时是办公时间,而贾琏属私事范畴,办公时间过问私事,她担心别人说她擅离职守,这样就难以服众了,所以凤姐忍了,直到晚上才细问情况,从这件事可看出她是在以身作则。
  影视中不乏镜头切换,老师应引导学生从切换中找出前后的或因果、或递进,或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二)寻异同:剧中凤姐哭丧是一个人面对秦可卿的灵位捶胸顿足,撕心裂肺地哭,周围伴以敲锣和诵经的声音来烘托悲伤的气氛;而原著中写道:“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忙接声嚎哭。”剧情是独哭,原著是群哭,我让学生比较二者的效果优劣,思考后明确;后者更佳。因为仆役们并非发自真心的陪哭,且是丝毫不敢应付的嚎哭才突显出凤姐的这种含于内却具震撼力的威势,使人不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